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3年5月31日

 ?。ù思鲃庸_)

  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鞏固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的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標一流提升“一號改革工程”質效,全面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聚力打造“全國一流、可比浙江”的政務服務,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贛府廳字〔2023〕30號)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一、貫徹落實權責清單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嚴格實行行政許可清單管理,切實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按照按需精準放權原則,除依法不能下放的事項外,由各級政府根據企業和群眾需求,結合區域功能、產業布局、審批條件等提出用權要求,待相關省直部門動態調整后依法承接并履行相關監管責任。推動國家級開發區賦權事項承接落實到位,全面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強化鄉鎮賦權承接保障,創建一批基層審批服務執法示范點。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開展行政審批提速增效“四減一優化”專項行動。鞏固拓展行政許可中介服務專項治理成果,完善中介服務網上選取、公示、簽約、履約、評價、監管全過程一體化服務功能,規范使用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全面強化“一網選中介”。2023年底前,根據全省統一部署開展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系統升級改造。(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二、全面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根據全省部署要求,市、縣兩級全面鋪開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鼓勵省級開發區積極開展改革。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建立健全審批監管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推動審管高效銜接。2023年底前,市、縣和國家級開發區實現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覆蓋,全市逐步推開審管聯動工作機制。(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委編辦、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三、進一步優化政府監管服務。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健全完善跨部門綜合監管體制機制和協同方式,提升跨部門綜合監管效能。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實施差異化監管。建立市場主體信用懲戒緩沖機制、公示信息抽查容錯機制等包容審慎的信用監管機制。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健全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和“首違不罰”制度,探索觸發式監管、“沙盒監管”,實行“企業安靜日”全覆蓋。加強部門執法監管系統與省“互聯網+監管”平臺互聯互通,強化監管數據處理運用,推進非現場監管資源整合。2023年底前,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對跨部門綜合監管重點事項實施清單管理和動態更新,對全市誠信經營者“無事不擾”比例達100%,非現場監管資源對接率達50%以上,監管數據共享率達70%以上,部門監管系統與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對接率達70%以上。(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四、攻堅推進政務數據共享賦能。加強數據匯聚、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圍繞供需對接、用數質量、人才培養、應用創新、數據安全五個方面開展專項行動。依托全省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動數據資源“按需歸集、應歸盡歸”。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使用”的原則,實行省、市、縣三級共建網上平臺,打破數據共享系統壁壘,強化供需對接和數據回流,推動政務數據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互認共享。堅持應用牽引,創新實施優秀數據共享應用改革,探索開展掌上用數、閱數、審數等應用創新。落實首席數據官和數據專員制度,提高數據治理和數據運營能力。2023年底前,依據全省一體化政務數據目錄,各地各部門平臺目錄掛載率、數據更新及時率、供需對接清單總體完成率三項指標均達90%以上。(牽頭單位: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五、強化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服務能力。依托省級政務驛站,在線直接訂閱獲取業務數據,逐步消除“二次錄入”現象。推進市、縣部門自建業務系統與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省統一電子印章系統對接,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免證辦理”“無感通辦”。認真開展市、縣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通過調查評估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2023年底前,市、縣兩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5%以上,電子證照簽發率達85%以上、用證率達60%以上,納稅企業電子印章使用率達60%以上。(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市稅務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六、持續優化“贛服通”應用能力。積極推動“贛服通”迭代升級,做深做實免證辦理、不見面審批、“一件事一次辦”、數字鄉村、人才就業等服務功能,推廣政務服務地圖、“一碼辦事”、智能化“秒批”、遠程審批等創新應用模式。推進“贛通碼”與電子社??ㄈ诤鲜褂?,共同拓展“贛通碼”在交通出行、健康醫療、文化旅游、教育、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深度應用,鼓勵各地按照統一技術規范開發“贛通碼”應用能力,實現“一碼通辦、一碼通行、一碼服務、一碼管理”。2023年底前,各地“贛服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查詢辦理率達80%以上。(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市人社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七、著力完善“前店后廠”政務服務模式。進一步延伸“贛政通”與“贛服通”的聯通構架,打造集pc端、手機端、窗口端、電話端等全口徑受理,“贛政通”統一辦理的“前店后廠”模式。完善“贛政通”市、縣、鄉、村四級政務組織架構。引導全市各級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全面接入使用“贛政通”,推進更多非涉密政府業務系統與“贛政通”對接,推動“贛政通”特色分廳建設,基于“領導工作臺”、即時通訊等,打造一批特色場景應用。認真落實全省首批“機關內部服務事項目錄”內容,梳理本地“最多跑一次”機關內部服務事項,依托“贛政通”完善“最多跑一次”協同辦事平臺,推進機關內部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集成辦”。2023年底前,各地機關內部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比例達50%以上。(牽頭單位: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八、進一步提升惠企政策兌現服務能力。提升打造“線上一網、線下一窗”惠企政策簡便快捷兌現“主陣地”,優化企業精準“畫像”、智能匹配推送、快速直達兌現等功能。進一步強化“惠企通”應用,依托省級智慧園區服務專區,整合園區法律、金融、人才等資源,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物業管理、法律咨詢、市場中介、園區招商、企業幫代辦等服務。健全財政預算一體化平臺和“惠企通”數據校驗及對賬機制,推進財政獎補類惠企資金直達快享。強化各地惠企政策兌現數據整合,推動新設立企業數據與“惠企通”同步更新,加快推進市、縣自建業務系統的惠企兌現數據歸集至“惠企通”。2023年底前,市、縣兩級符合要求的惠企政策全部上線“惠企通”,通過“惠企通”兌現惠企政策的企業覆蓋率達80%以上。(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九、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異地通辦”。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和“異地通辦”改革,鼓勵各地各部門在完成國家部署和省級層面梳理的“一件事一次辦”“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任務基礎上,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實現企業和個人高頻事、身邊事、關鍵事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集成協同辦理。2023年底前,切實落實好國家和省級部署的22項“一件事”,鼓勵各地各部門拓展一批可在全省復制推廣的特色“一件事”;國家和省級層面部署的“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異地可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市內通辦”。(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十、持續打造現代化“政務服務綜合體”。根據省級統一部署落實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受理,優化“市縣同權”改革模式。按照“優功能、美環境、強品質”的原則,積極創建“江西省政務服務示范大廳”,推動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向智慧型、標準化、多功能“政務服務綜合體”提標升級。深化“N+1”通用綜合窗口受理模式,規范實行“承諾制+容缺后補”辦理方式,持續提升“小贛事”幫辦代辦服務質效。優化窗口人員配置,綜合窗口工作人員由政務服務管理機構實行統一配備與管理。推進基層便民服務中心(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升級改造,強化項目整合、統籌規劃和資金保障。完善提升24小時自助服務功能,依托金融、郵政、通訊網點和自助終端部署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打造多點通辦的“自助服務圈”“15分鐘便民服務圈”。2023年6月底前,實現市、縣、鄉三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通用綜合窗口全覆蓋;全市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部署全覆蓋、電子監察系統布設全覆蓋;鄉鎮(街道)線上線下政務服務場所名稱統一為“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實體政務服務場所名稱統一為“便民服務站”。(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十一、不斷提升12345熱線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功能,健全運行管理機制,切實提升“一號響應”效率。推進政務服務熱線省、市、縣聯動,深化與110報警服務臺的高效對接,優化營商環境投訴接聽專線和人才服務熱線處理流程,提升打造“一企來”營商環境服務平臺。推動與信訪、非公企業維權、媒體等投訴平臺對接互動,強化政務服務訴求全量匯聚、統一轉辦、集中反饋和分析研判,針對不同平臺的同一訴求,做到熱線只需轉辦一次、部門只需反饋一次、系統只需回訪一次,提升12345熱線訴求數據管理和開發應用能力,為政府決策提供有效支撐。組織12345熱線工作發布或通報,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探索建立“12345+”治理模式,逐步形成高效協同辦理機制。2023年底前,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建設完成訴求統一受理、轉辦、查詢、回訪、評價平臺,進一步暢通企業和群眾訴求受理通道。(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公安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十二、有力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和政府采購質效。持續推進“不見面開標”常態化,逐步推廣“遠程異地評標”,普及電子保函應用,便利企業投標、保證交易行為公平公正、降低企業投標成本。做好評審專家和中介機構場內行為評價工作,及時記錄違規評價情況并推送監管單位處理,確保交易項目規范有序進行。推廣實施批量采購,積極試行框架協議采購,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總體效能。(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十三、聚力加強政務服務改革創新。鼓勵各地、各部門以便民利企為原則,圍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業務流程再造、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政務數據歸集共享、應用場景創新等大膽探索、試點先行,營造“作示范、勇爭先”的改革氛圍。2023年底前,各縣(市、區)至少打造3項以上,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至少打造2項以上有創新性、可操作性的改革項目,能在全省或全市復制推廣。同時,積極總結提煉改革成效和經驗做法,加強宣傳推廣,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品牌,形成一批“放管服”改革的“上饒經驗”。(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十四、切實強化政務服務組織保障。加強工作調度,明確責任主體,強化責任擔當,實現工作清單化、項目化,出臺《上饒市2023年政務服務指標評價方案》,創新落實“1+4+N”(月調度、季會商、重點工作專項推進)指標評價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倒逼轉作風提效能。加強系統性宣傳和輿論引導,經常性開展政務服務大廳開放日活動,積極運用微信、抖音等平臺,通過發布政務服務短視頻、“直播+幫辦”等方式提供線上引導服務。加強政務服務管理機構人員培訓,依托省內職業院校設立政務服務“訂單班”,全面推行行政辦事員(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制;開展窗口業務和文明禮儀培訓,提升文明禮儀素養、業務能力,打造專業化窗口服務隊伍。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幫辦代辦機制,提升延時錯時預約服務質效,按規定做好窗口和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保障。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深化“窗口腐敗”專項整治,常態化推進“服務怎樣我體驗、發現問題我整改”活動。充分發揮電子監察、政務服務“好差評”、明察暗訪、媒體監督、第三方評估等作用,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監督體系,強化服務監督,打造實干鐵軍。(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

  十五、持續強化黨建引領示范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培訓,扎實開展黨中央部署的主題教育,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按照“把支部建在窗口上,把黨建融入服務中”的窗口服務建設總體思路,不斷強化窗口黨組織建設,注重發揮窗口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深化“黨建+窗口服務”創建活動,切實在政務服務中體現黨建魅力、展現黨員風采。(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