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濟寧高新區、太白湖新區、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濟寧市深化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濟寧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12日

 ?。ù思_發布)

  濟寧市深化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14號)和《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魯政字〔2023〕15號)等文件精神,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在數字濟寧建設中的先導性、引領性作用,以數字化變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strong>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圍繞“九大戰略”“九大優勢”和“十大重點任務”,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數字強市建設,堅持改革創新、整體協同、數據賦能、安全可控原則,創新政府施政理念、履職方式、服務模式、治理機制,推動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全面打造具有時代特征、濟寧特色、人民滿意的數字政府,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提供強有力支撐。

 ?。ǘ┛傮w目標

  遵循數字化轉型發展規律,統籌發展和安全,整體構建數字政府建設“1461”總體框架,加快標準統一、布局合理、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全市一體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強化履職決策、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安全發展“四個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政府履職數字化水平,引領驅動“六新”領域協同發展,全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動能、城市治理新提升、醫療教育新高地、文化兩創新標桿、港航物流新戰略、數字鄉村新示范”,組織實施“數據賦能十大創新項目”,對標一流水平,塑造“數惠濟寧”品牌,著力構建標準統一、運行規范、公開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推動數字濟寧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效協同的施政履職數字化工作體系,全市數據基礎支撐、數據資源體系、制度標準規則、安全保障體系一體貫通,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實現整體躍升,有效支撐政府決策科學精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社會治理精細高效、安全底線筑實守牢,在服務重大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到2035年,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數字政府建設邁入全省第一方陣,高標準建成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現代化數字政府。

  二、全面建設共享開放的一體化大數據資源體系

  加強數據治理,促進數據的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深化數據創新應用,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ㄒ唬┙⒔∪珨祿芾頇C制

  加強政務數據、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的統籌管理,加快構建標準統一、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全市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將醫療、教育、氣象、文旅等高頻應用數據納入數據采集、共享、開放工作范疇。2023年底前,探索開展數據資產確權和授權運營。2025年底前,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應用水平大幅提升。(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二)強化數據資源供給

  1. 強化數據源頭生產。各部門按照“業務—系統—數據”匹配的要求,持續深化“數源”“數治”“數用”行動,加快推進業務數字化,推進婚姻登記、不動產登記等重點領域歷史數據電子化,不斷提升數據供給能力。完善數據質量標準體系,依托“愛山東”移動服務平臺、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建立統一的問題數據異議處理業務流程,推動異議問題在線反饋,提高數據質量。2023年底前,各級各部門基本完成業務數據整合,建立專題數據庫。2025年底前,各領域基本建成業務數據標準體系,基本形成“一數一源、多源校核”的數據高效協同治理機制。(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建立統一目錄體系。推行統一數據目錄管理,實現數據資源的匯聚治理、分析挖掘和安全管理。各級各部門按照“應編盡編”的原則,完成現有數據資源目錄規范化梳理,重點提升數據資源更新時效性和內容準確性,完善目錄信息的業務屬性、信息屬性,定期開展質量校核和問題通報,逐步建立全量覆蓋、互聯互通的高質量全市一體化政務數據目錄體系。2023年底前,建立數據目錄系統與部門目錄、行業目錄實時同步更新機制,實現政務數據資源“一本賬”管理。2025年底前,將數據目錄梳理拓展至重點社會行業領域。(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三)優化數據匯聚共享

  1. 加強數據匯聚治理。推動各級黨政機關以及公共企事業單位的數據“按需匯聚”“應匯盡匯”,強化數據統籌管理。持續提升人口、法人、電子證照、地理空間等基礎信息資源庫數據質量,按需建設完善各領域主題信息資源庫。建設數據治理和服務中臺,全面規范數據業務屬性、來源屬性、共享開放屬性等。2023年底前,強化數據分類治理,上線“一人一檔、一企一檔”服務,構建人口、企業數據治理服務標準。2025年底前,各行業領域按需匯聚社會數據,進一步提升數據資源配置效率。(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提升數據共享開放。進一步暢通國家、省、市數據共享渠道,高質量完成國家、省級數據直達基層試點工作。建立健全政務數據供需對接機制,支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有序流通。各級各部門定期梳理需求清單,動態編制供給清單,依托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常態化開展數據供需對接服務。迭代提升濟寧市公共數據開放網服務能力,創新數據依申請和授權開放服務模式,除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開放數據外,一律面向社會提供數據服務。推進社會數據“統采共用”,提升數據資源使用效益。2023年底前,拓展數據統一服務范圍,通過一體化大數據平臺統一提供數據服務比例達到40%以上。2025年底前,普遍滿足政務數據共享需求,數據資源實現有序流通、高效配置,統一提供數據服務比例達到80%以上。(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ㄋ模┩晟拼髷祿脚_能力

  按照省統一技術架構、核心功能和對接標準,打造涵蓋市、縣兩級以及多個行業領域的全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將各級各部門公共數據資源納入統一管理,推動數據治理、接口服務等共建共享共用。依托市級節點,集成優化目錄管理、數據匯聚、供需對接、資源管理等功能,打造全市公共數據管理總樞紐、流轉總通道和服務總門戶。推進縣級節點全覆蓋和標準化改造,建設數據直達系統地方端,實現與國家端互聯互通,支持數據直達基層應用。實施數據全生命周期監測,應用區塊鏈等技術進行數據授權和追溯。2023年底前,完善數據流通監測體系,實現數據共享過程可追溯、問題數據可反饋、數據質量問題可定責。2025年底前,構建市、縣兩級合理分布、協同共享、有序開放和融合應用的數據服務體系,為全社會開發利用公共數據提供一體化、智能化服務。(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五)深化數據創新應用

  1. 打造數據創新應用典型場景。圍繞重大改革和重點任務,不斷提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支持各級各部門持續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加快推進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實現重點領域標桿示范。構建完善“一地創新、全市復用”工作機制,復制推廣典型應用場景。開展大數據創新創業大賽,激發全社會數據應用創新創業活力。(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全面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開展歷史數據電子化專項行動,提升電子證照支撐能力,積極拓展電子證照證明應用和服務領域,探索政務服務“兩張清單一張網”新模式,持續完善審批清單和服務清單,織密線上證明一張網,凡是通過電子證照、數據共享可以獲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提供相應材料。2023年底前,使用頻率最高的百項電子證照證明實現在政務服務和社會生活場景中的全面應用。2025年底前,依托“居民碼”“企業碼”,全面深化企業和群眾“一碼通行”“免證辦事”,“免申即享”“精準服務”全面推開,數字賦能惠民利企達到全省領先水平。(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大數據中心、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三、全面建設高效協同的施政履職數字化工作體系

  強化“履職決策、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安全發展”四個能力,提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生態環保、機關運行、政務公開、公共安全數字化履職水平。

 ?。ㄒ唬┨嵘茖W精準的經濟調節數字化水平

  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分析、投資監管、財政預算管理、數字經濟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政府經濟調節數字化水平。

  1. 加快經濟社會運行數據整合利用。加強對涉及國計民生關鍵數據的全鏈條全流程治理和應用,圍繞投資、消費、工業運行、稅收、財政、金融、就業和社會保障、土地要素服務、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國有企業運行等經濟社會運行重點領域相關的基礎數據進行分類采集、集成共享,構建經濟治理數據庫。建立健全經濟社會治理數據指標體系,推動統計數據、行業數據、政務數據、社會數據等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支撐宏觀決策。2023年底前,建成多維經濟治理數據庫,實現經濟運行指標數據的有效匯集。(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加強經濟社會運行動態監測。持續提升財政、稅收、金融、就業、工業運行、統計、審計等領域數字化監測預警水平,開發構建經濟監測預警、季度年度計量分析等應用模型,完善智能化的監測分析體系,系統刻畫分析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實現對經濟運行情況的動態監測和趨勢研判,提升逆周期調節能力。2025年底前,推進全市經濟運行監測平臺建設,探索建立經濟運行預判模型,對經濟發展各領域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預警預報。(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濟寧市中心支行)

  3. 助力經濟社會重大政策精準協同。強化經濟社會政策統籌協調能力,提升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水平,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經濟社會運行研判分析,開展政策出臺效果研判,推動政策更精準、更協同,發揮政策的集成效應。2025年底前,開展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為政策制定、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等決策提供參考,實現政策和經濟運行數據有效銜接。(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二)提升綜合協同的監管執法數字化水平

  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支撐構建新型監管機制,推動多部門、全領域常態化聯合監管,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

  1. 推動監管精準化。健全完善市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工作機制,實現全市市場主體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標準化、全覆蓋,在重點行業領域推進實施信用承諾、信用信息查詢、信用報告應用、信用綜合評價、信用差異化監管。加強重點領域全覆蓋監管,在公共安全、危險化學品、生態環保、衛生健康、食品藥品、特種設備、消防安全等領域,建立全市統一的重點監管清單制度,規范重點監管程序,壓實監管責任。2023年底前,推動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實現登記注冊、行政審批、生產許可、產品認證、行政處罰、消費者投訴舉報等信息“應歸盡歸”,為市場主體精準“畫像”,建立精準靶向的監管機制,實現風險動態評估和分類監管。(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大數據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隊,各有關監管部門)

  2. 推動監管協同化。強化監管數據和行政執法信息歸集共享,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協同監管。推廣省“互聯網+監管”系統使用,加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與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等互聯互通,推進行政執法類信息和各行業信用管理平臺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標準化、規范化共享數據。2025年底前,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基本建立集動態監測、科學分析、風險預警、輔助決策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監管體系。(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中心,各有關監管部門)

  3. 推動監管智能化。加強執法監管智慧化建設,深化省“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推廣應用。全市各級監管部門充分利用“山東通”移動監管功能,在日常檢查、專項檢查、“雙隨機”檢查等監管工作中開展移動檢查,做到執法結果即時上傳,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2025年底前,在金融、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工程建設、交通運輸、耕地保護、城市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等領域廣泛應用智慧監管手段,推進遠程監管、移動監管、實時監管。(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大數據中心、人民銀行濟寧市中心支行、濟寧銀保監分局,各有關監管部門)

  (三)提升精細智能的社會治理數字化水平

  加快推動社會治理模式轉變,實現雙向互動、線上線下融合,健全風險預警防控體系,著力提升各領域數字化治理能力。

  1. 強化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完善“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建設,強化智能感知設施共享應用,推進社會治安全息感知體系建設。加強公安大數據與智能化應用,加快治安防控實戰應用平臺建設,突出數據資源智能分析研判,提高社會治安防控立體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反電詐”新型違法犯罪信息化、專業化、集約化的研究作戰平臺,提升全市打擊電信詐騙整體工作水平。融合公安、信訪、公共安全等數據,構建“和為貴”平安指數,推動平安濟寧建設。2023年底前,實現重點要害部位智能監控全覆蓋,在線率、完好率達到98%以上。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視頻監控平臺升級,重點要害部位視頻監控智能化率達到100%。(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

  2. 提升社會矛盾化解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快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數字化應用,提高網上行政復議、網上信訪、網上調解、智慧法律援助等水平,拓展多元化服務渠道,構建線上線下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體系,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排查化解。實施“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平臺融合發展工程,推動矛盾糾紛線上調解新模式。2023年底前,初步形成矛盾糾紛全量掌握、調解資源全面整合、調解機制更加完善、協同應用更加高效、矛盾風險閉環處置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2025年底前,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市信訪局、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婦聯、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 提高基層精細治理能力。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的智能應用體系,精確把握基層社會治理運行態勢,推動網格事項精細化管理,及時預警風險隱患,實現全時段、全方位智能監測。整合基層服務管理資源,深化“多網融合”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建設社會治理統一地址庫,解決基層治理單元邊界不清、地址表述不互認、治理要素不統一等問題,夯實社會治理基礎數據底座,提升我市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開展智慧社區建設突破行動,突出社區“治理+服務”,推進建設智能化設施,豐富便民服務,打通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2023年底前,全市建設不少于100個智慧社區,打造10個以上樣板社區,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2025年底前,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大數據中心、市民政局)

 ?。ㄋ模┨嵘栈荼憬莸恼辗諗底只?/strong>

  聚焦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塑強“愛山東·濟e辦”政務服務品牌,推進“一網通辦、掌上全辦”,暢通主動辦、免證辦、集成辦、智能辦的政務服務“四辦”渠道,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

  1. 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務體系。發揮全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樞紐作用,推進服務“全流程、全鏈條、全過程”向企業開放,審批(服務)環節“信息化監管、智能化判定、限時化辦結”。打造“愛山東·濟e辦”政務服務品牌,夯實市縣鄉村四級網上站點,推動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簡易許可事項“秒批秒辦”。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群眾滿意度。2023年底前,實現各級政務服務實施機構使用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2025年底前,實現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全域覆蓋,企業、群眾辦事更加高效便捷。(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拓展智慧便捷的服務能力。深化“雙全雙百”工程,以企業和群眾眼中“一件事”為導向,推進“集成辦”,推出“新生兒出生”“靈活就業”“公民婚育”“扶殘助困”“企業職工退休”,以及企業開辦、辦理建筑許可、獲得水電氣暖信、納稅、不動產登記等數字化應用,推動政務服務事項集成化辦理。2023年底前,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通過迭代和新增的方式,實現高頻主題集成服務全覆蓋。2025年底前,集成化辦理事項范圍和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網上辦事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辦好”。(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3. 提供便民利企的服務水平。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智慧化,建設“掌上交易中心”。探索簡化審批新途徑,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2023年底前,優化企業用戶空間,推動政策“精準匹配、快速直達、一鍵兌現”。圍繞企業開辦、經營、投資、清算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大力推進企業常用證照證明電子化應用。2025年底前,企業“免證辦事”成為常態,數字賦能惠企水平全面提升。(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中心、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4. 提升普惠民生的服務質量。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數字化應用,打造多元參與、功能完備的數字化生活網絡,提升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服務能力。建設濟寧市居民碼平臺,探索市內碼統一管理、省市碼平臺聯動互認新模式,建成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一體化居民碼服務體系,通過整體關聯電子證照等基礎信息,實現“一人一碼”,選取高頻服務場景開展“一碼亮證”試點應用。推動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平臺進行適老化、無障礙改造,為特殊群體提供貼心暖心的便利服務。2023年底前,圍繞個人出生、教育、就業、就醫、養老等全生命周期社會化場景與領域,實現民生服務辦事“一碼通行”。(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5. 提高民呼我應的服務效率。建立健全12345政務熱線與110報警服務臺、基層網格員聯動工作機制,構建精準識別、自動流轉、上下聯動、及時響應的訴求處置體系。推行“即問即答”“接訴即辦”“工單直轉辦理一線”等工作方式,應用智能回訪技術,推動群眾回訪反饋等實現日清日結。建設運行市社會治理綜合信息系統,常態化開展群眾訴求研判,排查民意熱點、風險隱患、矛盾問題,為部門履職、效能監管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撐,打造“民呼我應”政務熱線“總客服”。(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公安局、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

 ?。ㄎ澹┨嵘到y科學的生態環保數字化水平

  全面推進生態環保、自然資源數字化轉型,增強監測監管和風險預警能力,提升生態環保和自然資源保障的數字化協同治理水平,全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濟寧樣板”。

  1. 推動生態環保協同治理。聚焦生態環境監測治理,強化動態感知和立體防控,優化完善全市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網絡,提升水氣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能力。依托智慧環保平臺進一步盤活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打造大數據綜合分析應用場景,構建全域感知、精準監管、高效協同的生態治理體系。打造“1+5+9”港航環?!霸票O測”平臺,實現港口、船舶、航道、船閘、水運工地一體化、全覆蓋監管。2023年底前,建成濟寧市揮發性有機物預警監測網監控平臺,提升環境狀況綜合研判、環境污染問題追因溯源、環境風險預測預警能力。優化升級“濟寧e交付”平臺,充分發揮系統動態全鏈條監管作用,實現船舶污染物來源可溯、去向可循、全程可控和真接收、真轉運、真處置的“三可三真”目標。2025年底前,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實現大氣、水、土壤、自然生態、核與輻射、氣候變化等數據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

  2. 推進自然資源高效利用。圍繞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構建精準感知、智慧管控的協同治理體系,迭代升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濟寧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濟寧市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審批監管系統,深化空天地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監管系統應用。2023年底前,用途管制審批監管實現省、市、縣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2025年底前,形成“全要素管理、全空間準入、全流程審批、全數據匯聚、全用途監測、全業務監管”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數字化管理體系。(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3. 助力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加大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夯實火電、水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數據管理。健全排放源統計調查、核算核查、監管制度,加強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形成集約節約、循環高效、普惠共享的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

  (六)提升整體高效的機關運行數字化水平

  深入推進數字機關建設,加快形成各級黨政職能部門核心業務全覆蓋、橫向縱向全貫通的全方位數字化工作體系,打造低碳智能高效數字機關。

  1. 推進機關決策科學化。建設黨委、政府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為智能分析、科學研判和風險防控提供支撐。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打造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房屋安全精準監管、基層網格治理、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兩高”行業監管等重大專項應用,在宣傳思想文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啟動規劃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多跨綜合應用。深化“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臺建設,構建高效協同的經濟社會運行態勢感知體系和可視化指揮調度體系。推進“數字人大”建設,打造人大智能監督及評價系統,推動人大核心業務和重大任務流程再造。加快“數字政協”建設,優化政協各類業務事項多跨場景協同應用,以數字化手段實現政協履職高效協同,打造全國數字政協“濟寧樣板”。深化省級紀檢監察工作平臺應用,推進監督信息化、審查調查智能化。推動信息技術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加快“數字組工”建設,不斷提升組織工作質效。推進數字文化建設,推廣應用省數字文化大平臺,推動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數據共享、業務流程再造。積極對接全省統戰信息化資源體系,提升數字統戰服務水平。構建全市數字法治系統體系,推進執法司法相關領域數字化轉型持續升級。實施群團組織數字平臺提升行動,打造一批具有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特點的業務應用。加快智慧機關保障建設,推動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公共機構節能、公務接待等管理數字化。加強黨政機關電子檔案規范化管理,推動黨政機關電子公文和政務服務電子文件電子化歸檔,提升“一網查檔、掌上查檔”服務水平,全面建設市級檔案數字化利用服務體系。2023年底前,深入推進黨委、政府智能輔助決策系統建設,圍繞動態監測、統計分析、趨勢研判、效果評估、風險防控等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2025年底前,基本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輔助決策體系。(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政法委、市檔案館、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大數據中心、市機關事務中心)

  2. 推進機關辦公協同化。加強“山東通”平臺應用,優化全市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完善會議管理功能,加快數字機關運行服務平臺推廣應用,實現辦文、辦會、辦事功能全覆蓋,做到機關工作人員“一人一號”、隨時隨地在線辦公,各級各部門、單位相關非涉密系統全部接入“山東通”,實現一體化網上辦公。2023年底前,實現全市非涉密業務網上辦公全覆蓋,機關內部事項網辦量達到2千條以上。(牽頭單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3. 推進行政監督規范化。以數字化手段固化行政權力事項運行流程,加快推動行政執法全流程數字化運行、管理和監督,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數字化運行標準和規范,出臺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管理辦法,為實施行政監管提供支持。打造“智慧審計”新模式,逐步推廣“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數字化審計方式,有效提升審計監督效能。(責任單位: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市審計局)

  (七)提升全面規范的政務公開數字化水平

  運用數字技術全面支撐惠企利民政策的發布、解讀、推送服務,提高政務公開的主動性、有效性,推動政策落地落實。

  1. 優化政策發布解讀。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構建以網上發布為主、其他發布渠道為輔的政策發布新格局。完成全市政府文件類數據的匯聚,打造分類分級、集中統一、共享共用、動態更新的“濟寧市政府文件庫”。聚焦企業群眾關切,進一步規范解讀程序,創新解讀方式,提升解讀實效。(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優化政策智能推送。對涉及惠企利民的重點政策進行標準化梳理,形成政策兌現事項清單,對要素信息進行細化,讓政策“找得到”“看得懂”“辦得了”。通過數據共享、數據采集等方式建立企業畫像,依托濟寧市人才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惠企通”服務平臺等智能應用,推進惠企惠民政策、人才待遇兌現事項向符合條件企業、人才精準匹配、智能推送。按照成熟一個、上線一個的原則,加快推進“免申即享”服務惠及企業和人才。(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3. 優化傳播互動渠道。積極搭建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強化政策解讀傳播及時性和有效性,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布和政務輿情回應,形成整體聯動、資源共享、同頻共振的政策信息傳播格局。暢通政民互動渠道,發揮政府網站、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市長信箱等在回應群眾訴求中的陣地作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推動各類民意服務平臺數據整合共享,探索建設智能化政策問答平臺,提供智能、及時的政務問答服務,提高民意大數據輔助決策水平。(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八)提升全域共治的公共安全數字化水平

  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防汛防臺風、城市運行、生產安全、城鄉消防、森林防火、自然災害等重大公共安全領域,提升安全管控、風險分析和應急處置能力。健全安全管控機制,形成源頭管控、檢查督導、專項整治的有效機制。構建全域安全監管體系,形成以全域安全監測預警、調度指揮、風險分析和應急處置能力為一體的安全監管體系。強化應急指揮聯動,整合建立370MHz應急指揮專網通信渠道,推進全域安全智能化監管平臺建設,優化市級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強化與省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的指揮聯動,不斷提升全域安全保障水平。搭建全市統一的化工和?;菲髽I監管平臺,加強對?;菲髽I和重點化工企業的智能化監管和風險預警。(牽頭單位:市應急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鄉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能源局)

  四、全面建設集約先進的基礎支撐體系

  深入實施數字政府強基工程,不斷提升政務云、網集約化水平,豐富共性應用,打造統一的數字政府基礎支撐平臺。

 ?。ㄒ唬┨嵘赵破脚_支撐能力

  全面提升政務云節點服務能力,加強政務云節點一體化監管。開展新一代政務云云原生改造,推動政務云全棧安全可靠建設。實現跨云節點資源的統一自動化調度、管理、監控和交付能力,推動關鍵應用多節點分布式部署,提升政務云底層算力資源支撐,豐富圖形處理器(GPU)等異構智能算力支撐能力。2023年底前,推廣應用云原生技術,實現對全市政務云節點的一體化監管。2025年底前,探索政務云資源統一調度管理,政務云規范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二)提升政務網絡承載能力

  加快構建全域覆蓋、多業務融合的統一政務外網,推進政務外網骨干線路“一網多平面”優化升級,提升政務外網的承載能力和運維保障水平。實施基層政務外網普惠工程,加強基礎支撐能力建設。健全網絡邊界安全防護措施,建立完善跨網數據傳輸機制,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按需向企事業單位拓展,配合做好有關部門非涉密業務專網的整合遷移。2023年底前,完成政務外網骨干線路“一網多平面”優化升級。2025年底前,全面打造“政務網絡高速公路”,支撐IPV6規?;渴饝?,形成高效互聯、云網融合的新型政務網絡體系。(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ㄈ┴S富共性應用支撐

  1. 身份認證服務。深化統一身份認證應用,持續擴大“一號通行”覆蓋范圍,2023年底前,充分運用人臉、聲紋、指紋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強化身份識別和隱私保護。2025年底前,擴大統一身份認證應用范圍,全面實現省內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務服務應用系統“一次認證,全省通行”。(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電子證照服務。優化升級市電子證照系統,提升服務支撐能力和使用體驗,上線電子證明歸集和制發服務,推動電子證照證明在線開具和調用。2023年底前,深化國家、省、市三級電子證照系統對接,支撐電子證照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調取使用,促進電子證照跨省、跨市互認應用。2025年底前,積極推動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提供電子證照服務。電子證照應用制度規則更加健全,應用領域更加廣泛,支撐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取得顯著成效。(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3. 電子印章服務。依托省電子印章系統,規范電子印章制發、管理和使用。加快推廣電子印章應用,推動實現政務服務領域應用全覆蓋。2023年底前,按照要求完善政務服務領域電子印章應用管理體制機制,確保電子印章合法、安全、可靠使用。2025年底前,進一步擴寬應用領域,推動電子印章應用向其他社會領域延伸。(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4. 區塊鏈服務。創新探索人工智能、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型技術在電子證照跨域等數字政府領域的運用,打造公共數據跨域互信、集中管理、關聯調用、共享互認等應用服務,強化數據“可用不可見”?;陔娮诱胀饩W、市級政務云節點,依托省級平臺建設全市政務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2023年底前,規范政務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管理,按需推動各有關部門、單位基于政務區塊鏈開展數字化服務應用。(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

  5. 視頻資源服務。優化改進市視聯網平臺,統籌公共區域領域視頻資源,推進市、縣、鄉、村“應接盡接”,不斷提升視頻資源覆蓋面。進一步豐富視頻解析算法資源,推進全市統一的AI算法共享,不斷提升視頻質量,豐富視頻智能應用場景。2023年底前,新增視頻數量8萬路以上。2025年底前,打造30個以上優秀視頻智能應用案例。(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6. 公共信用服務。加快推動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持續推進“信用中國(山東濟寧)”站點省市一體化建設,實現與省級平臺信用信息的數據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構建市縣一體化信息歸集、數據治理、共享服務和業務管理體系,提升信用信息數據共享效率和水平。2023年底前,提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應用水平,實現市縣數據歸集應用一體化,強化平臺應用支撐能力,信用核查、聯合獎懲年均提供服務達到100萬人次。(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7. 地理信息服務。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加快地理空間數據在線協同更新體系建設,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數據庫的互聯互通和實時同步更新。加快“實景三維濟寧”建設,構建2023年度版全市高分辨率地形級和城市級實景三維模型。2025年底前,優化提升“智慧濟寧時空大數據平臺”功能,為全市信息化應用提供統一的政務可視化和GIS云服務支撐。統籌匯聚多源衛星遙感數據,建設超融合平臺,提供衛星數據接收、整合、預處理、存儲管理、智能解譯及分發共享等遙感影像基礎服務。(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五、全面建設系統完備的制度規則體系

  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創新管理機制、法規制度、標準規范和試點示范等建設,持續提升保障能力,有力支撐政府數字化轉型。

 ?。ㄒ唬﹦撔鹿芾頇C制

  建立業務驅動、技術支撐的創新引領數字變革機制,大數據主管部門牽頭抓、業務部門具體抓,實施業務工作流程標準化、數字化,打破業務不著急、數字化干著急的被動局面。健全完善政務信息化項目統籌建設和集中評審機制,加強項目綜合論證,實施項目全流程管理,推進項目結構化標準化管理,深化項目共建共享共用。將數字政府建設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安排,統籌上級資金,做好數字政府建設工作資金保障。制定《濟寧市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加強項目事前謀劃、事中監管、事后運行績效評估,圍繞項目決策、過程、產出、效益等內容,開展常態化績效評價工作。依法加強審計監督,強化項目績效評估,避免分散、重復建設,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成效。(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大數據中心)

  (二)普及法規制度

  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依法依規推進技術應用、流程優化和制度創新,消除技術歧視,保障個人隱私,維護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利益。持續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山東省大數據發展促進條例》《山東省公共數據共享工作細則(試行版)》等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宣貫落實工作。(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大數據中心)

  (三)統一標準規范

  依據現行國家、山東省數字政府相關標準規范,健全完善濟寧市數字政府標準化工作要求,不斷推進數字機關建設、大數據創新應用、“無證明城市”建設、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數據開發利用等地方標準和工程標準申報。開展標準宣貫及評估評價工作,加大既有標準推廣執行力度,強化標準實施,提升應用水平,以標準化促進數字政府建設規范化。(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中心)

  (四)開展試點示范

  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共性需求等,選擇有條件的市級部門、縣(區)開展試點示范。在統一標準規范指導下,鼓勵各部門、單位開展應用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及時總結提煉全市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的理念、思路、方法、路徑,爭取各類試點、示范或配套項目,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國、全省具有普適性、可推廣的數字政府建設模式和理論體系。(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

  (五)營造數字生態

  促進數據要素市場流通,深化公共數據開放,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鼓勵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市場主體運營自有數據,豐富數據要素供給。探索建立公共數據資產確權登記和評估制度,逐步健全數據流通交易規則,規范培育數據交易市場主體,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探索構建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相結合的新型數據要素分配機制,穩步探索開展數據資產化服務。營造穩定有序發展環境,加強政府指導,強化依法監管,完善數據安全防護能力評估指標,制定數據交易管理辦法,嚴厲打擊非法篡改數據和盜賣倒賣數據行為,保障數據資源依法交易。(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

  六、全面建設立體可控的安全保障體系

  全面落實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切實筑牢數字政府建設安全防線。

  (一)強化安全管理責任

  全面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防護措施,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建立健全協同聯動、定期報告、安全事件預警處置機制,推動網絡安全監督檢查、安全預警、應急演練常態化開展,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外包運營企業網絡安全責任落實,健全完善安全檢查評估制度。2023年底前,完善由政府主管部門主導、運營者參與、專業技術企業支撐的安全治理體系框架和網絡安全防御能力框架。2025年底前,建成“責任明晰、安全可控、能力完備、協同高效”的網絡安全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大數據中心)

  (二)落實安全制度要求

  落實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規范,對數據開展分類分級保護。構筑公共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體系,建立數據安全防護管理制度和數據安全審計機制,推進數據安全各項技術全面應用。2023年底前,探索建立數據開放和授權運營監測體系,建立公共數據平臺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健全數據安全防護能力評估措施,推動數據安全管理工作可量化、可追溯、可評估。深化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等級測評、建設整改和監督檢查等各項工作,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進一步加強數據出境安全監管,有序開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建立數字政府密碼服務保障體系,推進政務系統商用密碼應用和改造,積極推進密碼應用評估工作。(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大數據中心)

 ?。ㄈ┨嵘踩U夏芰?/strong>

  提升數字政府領域安全防護技術水平,加強政務云、網、終端、數據、應用等安全防護能力建設,為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信息系統和數據以及新技術應用安全提供立體化的技術支撐。2023年底前,完善政務云、網安全態勢感知體系,優化網絡安全協調指揮平臺,加強網絡安全工作的全面感知、協調指揮。2025年底前,提升數字政府安全運營能力,提高安全防護水平,實現對各類安全風險的統一管理。(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中心)

  (四)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統籌建設數字政府關鍵基礎設施,強化安全可靠技術和產品應用,提高自主可控水平。完善新技術、新應用安全評估機制,健全審核、監督管理制度和技術措施,保障新技術新應用的安全可控。2023年底前,聯合安全廠商、軟件企業、云服務商、運營商等開展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促進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2025年底前,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機制和能力,全面推進自主可控技術在數字政府建設領域廣泛應用。(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中心)

  七、以數字政府建設助推數字濟寧發展

  持續增強數字政府效能,深入打造數字經濟、城市治理、醫療教育、文化“兩創”、港航物流、數字鄉村六個重點領域,引領助推數字濟寧發展新局面。

  (一)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

  1. 創新服務供給模式。準確把握行業和企業發展需求,打造主動式、多層次創新服務場景。強化數字技術對“十強產業”賦能增效,構建與數字化契合的全域性、多元化應用場景。建立“政府搭臺、社會出題、企業答題”機制,制定“需求”+“供給”兩張清單,搭建供需交流平臺,加快優質數字技術成果的對接,促進數字化產品服務創新應用。推廣“百城牽手萬項”活動,運用大數據實現“云速配”。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服務供給模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中心)

  2. 完善經濟治理體系。健全數字經濟工作專班工作機制,創新協同治理和監管模式,統籌推進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推進模式,不斷加強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分工協作。構建數字經濟多元、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建立與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數字化治理方式。強化數字經濟運行統計監測,完善數字經濟發展考核指標,常態化開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核算。(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 加快數字產業發展。加快推動企業開展數據分類分級治理,聚焦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需求,推動產業數據和公共數據高效、高質量匯聚。聚焦產業數字化領域,深入貫徹“云行齊魯 工賦山東”行動,培育一批專業化、場景化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打造一批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建設一批工業大數據省級區域中心和行業中心。2025年底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力爭超過10%,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中心)

  4. 打造數字轉型中心。培育專業運營機構,探索運營模式創新,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合作共建、市場化運作的運營體系,成立數字濟寧發展有限公司,利用招商引資、資源整合、孵化培育等手段推進數字濟寧建設。打造政產學研用合作生態,建設數字濟寧“智慧聯盟”,引進政府智庫、科研機構和企業市場三方面資源,成立數字濟寧發展研究院,開展數字化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集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相關的人才培養、專題培訓、咨詢服務、科研創新的產業化平臺,促進項目合作,推動產業創新,為數字濟寧建設提供服務支撐。(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

  (二)全面推動城市治理新提升

  1. 推進城市建設提檔升級。開展新型智慧城市提標行動,全面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擦亮“運河之都、慧治濟寧”的新型智慧城市整體品牌。實施“城市大腦”建設提升行動,打造多跨綜合應用場景,構建上下協同、一體聯動的“城市大腦”應用體系,賦能各領域數字化轉型。2023年底前,四星級智慧城市縣(市、區)達到50%以上。2025年底前,四星級智慧城市縣(市、區)達到90%以上,力爭打造五星級標桿城市。(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2. 提升城市運行數字化水平。實施“四網合一”治理模式,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市政橋梁在線監測系統,為橋梁安全管理養護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建設市級統一CIM平臺,賦能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深化“智慧工地”建設,有效提升在建工地綠色施工和安全管理。實施主城區排水管網智慧管理,實現排水設施綜合地理信息一張圖,提高城區排水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停車建設,完善交通運輸業務系統,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水平和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水平。開展大安機場智能化提升工程,打造成為國內中小智慧機場的標桿樣板。(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鄉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民航事業發展中心)

  (三)加快打造醫療教育新高地

  1. 創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持續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醫院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達到四級甲等。依托市內外高水平醫院,實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建設,提升綜合和??茀^域醫療中心水平。創新發展“互聯網+心理”服務模式,搭建全市心理綜合服務一體化平臺。深入開展二級綜合醫院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實現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覆蓋,遠程診療市縣鄉村四級聯通。鞏固提質數字化應用能力,推進電子病歷系統應用,加快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發展。(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 推進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完善智慧教育基礎設施,組織開展全市智慧教育示范區(校)創建工程,加大計算機、多媒體等信息化設備更新力度。大力發展教育大數據應用,搭建市智慧教育云平臺,整合匯聚學生、教師、學校數據,推動教育管理、教育教學等融合創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構建與基礎教育課程相匹配的數據教育資源庫,擴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推進“三個課堂”建設,通過教育資源共享和精準教學能力建設,實現教育信息化優質均衡發展。深化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區建設,探索基于AI、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教育數字化創新應用。全面推進鄉村數字校園建設,打造一批城鄉中小學同步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3. 創新實施“互聯網+養老”工程。優化市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匯聚線上線下資源,豐富產品供給,精準對接需求和供給,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等服務數字化轉型,推動從健康管理、失能失智照護到安寧療護全覆蓋。加快適老化康復輔具、智能穿戴設備、居家養老監護、無障礙科技產品等智能養老設備推廣使用,拓寬智慧養老服務方式。鼓勵互聯網養老服務企業創新服務模式,為老年人定制各類活動場景的健康監測系統,利用大數據方便老年人的居家出行、健康管理和應急處置,強化“儒鄉圣地·孝養濟寧”養老品牌建設。(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四)全力塑造文化“兩創”新標桿

  聚焦全國一流文化名市建設,搭建智慧文旅大數據平臺,提供文化數據標識解析、關聯重構、評估定價、匹配交易、數據金融、資產管理與運營等服務。加快景區數字化升級、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智慧旅游景區樣板。推動文化場館數字化升級,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智慧導覽等新型旅游服務。加強智慧文旅平臺建設,完善客源監測、客源分析等功能。實施鄉村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加快鄉村數字圖書館等載體建設,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示范基地建設。(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ㄎ澹﹫远▽嵤┈F代港航物流新戰略

  立足內河航運優勢,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完善全省內河首個智慧港航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打響“濟港通”服務品牌,加快推進航道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電子航道圖在濟寧通航水域全面覆蓋,提升港口現代化、智慧化、綠色化、標準化建設水平。加強內河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標準制定,整合港航資源,強化數據賦能,拓展行業應用。研發多式聯運金融服務、船舶保險等平臺系統,延伸拓展港航金融、貨物交易、船舶修造等配套業務,在船舶管理、污染防治、信用體系建設、智能決策、審管聯動、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和線上商城等領域實現突破,加快培育現代航運綜合服務體系,打造數字港航濟寧品牌。(責任單位: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

  (六)全面推進數字鄉村新示范

  大力推進數字鄉村試點示范建設,促進數字城鄉融合發展。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千兆光網、5G網絡和物聯網向有需求的農村地區延伸。發展智慧農業,強化農業科技和智能裝備支撐。加快建設數字惠民服務體系,推進涉農服務在線辦理,聚焦民生重點領域,打造一批典型數字鄉村應用場景。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督管理平臺應用效能,進一步提高鄉村生態保護精準化、信息化水平。(牽頭單位:市委網信辦、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發展辦公室)

  八、全面開展“數據賦能十大創新項目”攻堅行動

  按照需求牽引、示范帶動、多方協同的原則,立足企業、群眾的政務需求和辦事獲得感、滿足感,聚焦重點領域,每年組織開展“數據賦能十大創新項目”攻堅行動,進一步激發重點領域創新活力,充分發揮數據在優政、惠民、興業中的基礎支撐和創新驅動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濟寧辨識度和影響力的“重大改革+重大應用”實踐成果。

  (一)聚焦“急難愁盼”重點領域

  鼓勵支持涉及企業和群眾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的創新應用,引導履職決策、惠民利企、社會治理、安全發展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聚焦政府業務流程優化,支持數據融合創新。圍繞“一件事”,鼓勵支持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創新。圍繞全域治理和精細化管理開展創新應用。圍繞應急協調指揮開展創新示范。(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

 ?。ǘ┐蛟靹撔鲁晒咴吹?/strong>

  面向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每年征集一批具有標桿示范的數字化創新需求,推廣創新賽道,加快促進數字政府關鍵領域創新成果落地。開展面向行業前沿、數據賦能項目主戰場的“揭榜掛帥”活動,為參與數據賦能項目的單位提供最佳試驗場和應用孵化器,聚焦實用、實戰、實效,打造一批“好用管用、群眾叫好”的標志性數字化創新成果。(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

  九、加強黨對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始終把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根本保證,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全鏈條。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領導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影響數字政府建設重大問題。各級政府要履行數字政府建設主體責任,謀劃落實好數字政府建設各項任務,主動向黨委報告數字政府建設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并及時研究解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履職盡責,將數字政府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責任單位:各級各部門)

 ?。ǘ┩晟仆七M體系

  在數字濟寧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統籌指導協調數字政府建設。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工作推進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工程化、項目化推進各項工作。市直各部門、單位明確相關內設機構負責數字化工作,探索建立“科室+數據專員”機制,配齊配強數字化工作力量,進一步提升業務工作和數字化工作融合,統籌推進本單位、本系統數字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形成全市各級各部門聯動、高效協同、管理規范、安全可控的數字化建設合力。(牽頭單位:市大數據中心,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ㄈ┨嵘龜底炙仞B

  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中將大數據知識作為重要培訓內容,依托各類網絡教育學習平臺、知名高校等開展大數據專題培訓,不斷提升領導干部的數字素養和履職能力。建立全市大數據人才庫,切實發揮大數據專家在頂層設計、決策咨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智力支撐。(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大數據中心)

 ?。ㄋ模娀綄гu估

  完善數字政府建設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協調調度、績效評估和督導監督,對各級各部門建設情況定期進行評估通報,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堅持示范引領,每年選樹一批標桿單位和典型應用,在全市進行宣傳推廣。(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大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