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乾: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三個維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李廣乾

  一、“智慧城市高地”下的弊端

  現在來看,“智慧城市”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還在2008年就由IBM公司提出來了,2009年就開始在國內熱起來。但是,雖然已經過去4-5年的時間了,但是“智慧城市”絕對還是當下一個熱得發燙的概念,在股市還有個“智慧城市板塊”,其中的成分股往往是股民們追逐的對象,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甚至仍然還在規劃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規劃,不久前住房建設部在全國開始了“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據說國家發改委將在今年發布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從現在已知的發展情況來看,當前人們主要從技術和業務應用層面討論和分析智慧城市建設。具體來說,這些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物聯網(其中尤其是RFID)技術的發展,其次是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第三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第四是上述這些技術在城市信息化發展中的業務應用。而就城市信息化業務應用來看,主要是一些城市規劃管理以及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務業務,如所謂的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但是,目前,我們尚沒有任何人能夠從頂層設計層面去規劃和認識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建設智慧城市。我們仍然是只是延續IBM在4年前從該公司開拓中國信息化業務市場的角度去看待所謂的智慧城市,根本就沒有從我國城市化建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層面去重新理解和認識。

  我曾經在去年就撰文提出,目前人們在認識智慧城市時,存在著“概念不清、外延不明”的問題。因為,從當前智慧城市發展實際來看,我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識并不一致,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對智慧城市建設所包含的內容的看法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往往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信息化主管部門則從工業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規劃本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而地方政府如地級市則又從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規劃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謂智慧城市規劃,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無線寬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術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就猶如一個泥團,在不同的人手里會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當前我國的所謂智慧城市其實一點也不"智慧"。

  當前,還存在一種不良的傾向,就是人為地打造所謂的“智慧城市高地”,將當前的智慧城市人為地與之前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割裂開來。例如,有人就專門撰寫文章,闡述所謂的數字城市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重大區別,認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進,讓人覺得智慧城市是一種橫空出世的產物。因此,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為某種噱頭,成為一些企業、部門開展新的信息化市場、增加新的公共項目建設的工具。

  受這種不良傾向的驅使,我國的城市信息化建設呈現出若干不利的局面。

  1、進一步加劇了業務系統的信息孤島局面。智慧城市建設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積極地推動,而條線業務部門對此并不熱心,因此,盡管條塊分割問題一直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頑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設也不能緩解這一問題。從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建設來看,當前的智慧城市對于如何解決其共同管理模式問題并沒有提供多少建設性的建議和經驗,從這個角度講,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仍然會面臨諸多的重復建設問題,電子政務建設的各種固有問題仍然會繼續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掩蓋了電子政務和城市信息化建設所固有的矛盾和問題。

  2、企業信息化發展進一步被邊緣化。本來,企業信息化問題一直被認為是企業自身的業務,政府部門主導企業信息化往往會被人認為干涉企業日常經營事務,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規劃中,通常都沒有多少有關促進企業信息化的實質內容。由于智慧城市重點關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社會管理水平,因此在最近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中,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更是難尋蹤跡了。

  然而,當前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給企業信息化特別是傳統產業的發展創新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技術還是3D技術,都將使得企業的生產制造乃至于市場營銷都發生根本的變化,國外一些學者甚至將這些新技術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因此,如何抓住由新一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發展大潮,進一步轉變當前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經濟結構,各級政府責無旁貸。在這個過程當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完全應該對于傳統產業信息化建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3、信息網絡安全問題繼續受到冷落。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由于大量應用到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其信息網絡安全問題只會更多而不是減少。但是,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對這個重要問題卻語焉不詳,甚至是采取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對于其潛在威脅,我們不得不深表憂慮。

  近來,美國國會有關封殺華為中興公司進入美國ICT市場的評估報告,給對這個問題一直熟視無睹的我國信息化建設領域敲響了警鐘。美國一直是世界上互聯網產業的領頭羊,無論是技術還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都引領國際行業發展潮流,然而美國卻仍然要封殺尚未對其構成真正威脅的中國通信企業,其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國內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梳理美國20年來有關信息網絡安全的政策,我們就會發現,美國封殺華為中興遠非貿易保護主義那么簡單。

  根據2008年美國布什政府實施、2010年奧巴馬政府部分解密的《國家網絡安全綜合計劃(CNCI)》,信息網絡構成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美國在網絡空間延續其"一強獨霸"地位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為此,必須制定多管齊下的全球供應鏈風險管理模式,必須在產品、系統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采取一種戰略性和綜合性的方式,提高對威脅、脆弱性以及與采購決定相關的后果的認知;開發和應用各種工具及資源,從技術上和運作上減少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從設計到退出市場)中產生的風險;制定新的采購政策和運作方式以反映市場全球化的復雜性;與工業界合作發展和應用供應鏈風險管理標準及最佳操作方式。

  CNCI讓人們深刻理解了美國政府封殺華為中興的戰略邏輯,也反過來給國人以警醒,更加地讓我們意識到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實際上,我國在這方面所存在的信息網絡安全問題遠較美國來得嚴峻和緊迫,因為這些威脅不僅來自思科等美國網絡通信企業在我國硬件設施領域的近乎壟斷地位,也來自微軟、IBM、Oracle等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特別是業務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和業務解決方案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從保障國家安全高度建立我國信息網絡安全戰略和管理體系,已經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