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國脈研究院

作者 | 楊冰之(國脈集團董事長、國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屬性 | 國脈智庫新春特輯-精選文章②

共勉 | 疫情期間,低調宅家,厚積薄發。閱讀豐盈宅生活,智慧備戰新征程。

版權歸國脈研究院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授權。

  

  一、天問——來自新世界的入場券

  數據如風、無處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數據,沒人的地方也有數據;數據力量越大越強,我們對數據的價值也愈發期待?,F在有個新世界——“數字世界”,每個人都希望獲得進入這一新世界的入場券,得到入場券要做好的考題是什么?這時我們要思考數據相關的問題。

  (一)數據天道(本源)究竟是什么?

  我們在建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數字政府、各種各樣的數據中心,那么數據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我們又要站在何種角度、用何種思維來認知和對待數據?

 ?。ǘ祿缢??

  很早以前我就說“數據如水”。也有人認為數據像石油、金礦,認為數據是社會發展的引擎;有人也認為數據是“推土機”,可以把過去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制度障礙全部推掉;還有人認為數據是“挖掘機”,在不斷發掘社會的價值。但我認為,所有現實事物的類比都顯示出我們思維的局限性,因為數據本身不是我們想象的“如實物一般”的東西,它是一種特殊存在。我們對待數據,要用發展的眼光來探究,用動態的視角來觀察,用關聯的思維做好數據應用。當然,面對數據我們還必須有謙虛之心,在對數據還看不太透的情況下,要不斷觀察和思考:數據到底是什么、該怎么走?

  (三)社會運行新角色:政府與市場,第三只手?

  數據在社會運行中扮演了很多新角色。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在過去幾百年都是兩只手,一只是“政府”,一只是“市場”,但我們發現今天出現了“第三只手”——“數據”。數據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運行中,使社會發展更加數字化、平臺化和智能化。

  同時,數據也成了“第三只眼”。中國大概是世界上攝像頭最多、人均刷臉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被刷過臉(現在有些地方進社區都需刷臉等)。隨著我們越來越透明,隱私問題就顯得特別緊迫,我們不得不反思個人自由和隱私是多么寶貴和難得,因為數據這只眼睛比你還了解你,時刻在盯著你。

  (四)數字化與現代化:一體兩面抑或互相促進?

  數字化轉型和中國現代化進程是什么關系?“數據治理”與十九屆四中全會所提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是什么關系?我以為,做不好數據治理,就難以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把數據治理能力提高到整個國家治理及體系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來對待。

  二、時代與組織的困境及出路

  為什么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因為我們的時代和組織出現了困境。

  (一)數據引發的現實挑戰

  首先是“三失”:(1)失靈,大部分制度和規則在逐漸失靈,經濟學中的很多規則已明顯失效。原因很簡單,數據作為一個新變量加進去后,以前的公式都已不適用,過去是按二維空間來看的,現在出來一個三維空間,那過去的東西就失靈了;(2)發展失衡,區域、領域、組織發展有的快、有的慢;(3)價值體系失重,很多東西過去很值錢,現在發現越來越不值錢,過去不值錢的東西反而開始逐漸值錢。

  然后是“三重”,即重要、重大、重視。當今社會對數據已形成一種共識,數據越來越重要,數據價值越來越重大,各個部門、各個領導,包括企業對數據也越來越重視。

  最后是“三難”。數據還面臨一系列困難,包括難以獲取、難以治理、難以應用。

  (二)傳統組織面臨的挑戰

  各種組織也面臨巨大挑戰,主要是過去的智慧、知識和經驗正加速失效。不是說過去經驗不對,而是在新環境下它用不上或不好用,因為工業時代的組織架構、思維方式、管理運營模式已不適應數據時代的發展,科層制很難面對龐大、網狀的數據平臺運行。

  (三)傳統信息化道路的終結

  當前傳統信息化模式已走不通,傳統信息化的問題是數據質量較低、系統比較混亂、制度管理沖突、數據應用孤立、管理投入成本高、維護相對困難、應用不太方便、數據管理運營能力壓力很大;此外,數據資產化尤其困難,由于數字化轉型必須回答數據資產的問題。這樣的道路是不可持續發展的。

  三、數字化轉型:一個世界與時代的躍遷

  數字化轉型到底是什么?我認為是一個世界與時代的躍遷:從“物理世界”奔向“數字世界”,從“工業時代”邁進“數據時代”。以前軟件行業有句話——“軟件定義世界”,我認為現在應該是“數據驅動未來”。數據的價值、行為、角色在這個時代進一步提升,數據正替代很多東西;“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我們要檢查數據、優化數據,進而優化流程、再造組織;數據不但能反射出現實世界的事物,也可形成孿生體、創造新的物種。

  對未來時代的展望,借用一篇網文中很有意思的幾句話:(1)“數據是21世紀最重要的資產”,現在數據資產到底值多少錢還比較難衡量,我們知道數據是資產,資產應該有其價值特征,我們很多部門可能有幾百億條數據,但值多少錢說不清楚。(2)“我們已成為數據巨頭的商品而不是用戶”,應該既是用戶又是商品,平臺依靠我們提供的數據得以生存和發展,我們也通過平臺獲取了很多服務便利。(3)“數據所有權將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政治’議題”,數據權利體系問題會越來越明顯。(4)“與其想贏過AI,不如把重點放在與AI的合作上”,當前時代我們在某些方面的智力肯定比AI差。此外,還有“貨幣體系面臨大變革,未來政府可能會針對信息征稅”等。

  四、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認知

  我們對數字化轉型要有一些基本認識。什么叫轉型?“轉”是方向性的,“型”是整體性、結構性的;為什么要轉型?因為不轉型只有死路一條;轉型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我想這是一個集體行為,包括從上層領導到我們各位;為什么轉型這么緊迫?我認為現在正存在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窗,雖然我們稱為“轉型之旅”,但所給的轉型機會其實并不長,中央早就提出我們現在面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轉型要非常深刻、全面、徹底,不僅僅是表層,應該是結構性、體系性、制度性、從內到外的轉型。

  轉型是一場生死之戰,我們怎么做都不為過。傳統世界在塌陷,在新的世界,要么卡位、要么逃生。是數字化轉移還是轉型?我認為是轉型,因為我們要奔向新大陸。

  五、數字化轉型目標與成功標志探討

  轉型成功的基本標志是什么?一階目標包括三個:一是數據資產清單(摸家底),二是產品數據含金量,三是網上在線服務能力。

  關于數字化轉型的未來愿景,我也提出三點:一是一切業務數字化和一切數據業務化,業務要轉型、數字化,數據也要支撐業務的發展和創新;二是一切資產數字化和一切數據資產化,資產要通過數據化方式更加靈活地組合、匹配、增值,當然數據也要資產化,即不斷放大數據價值,使我們的資產報表中包含“數據資產”;三是組織智慧化+知識組織化,數字化轉型最終一定是表現在組織層上,知識組織化是把大量人的經驗和知識有序關聯起來。

  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標志是數據資產和數據資源最優化匹配的程度,運行狀態應該簡約高效、數據主導、平臺支撐。

  六、政府數字化轉型之旅:中場策略與挑戰

  在我看來,目前我國政府數字化轉型之旅已進入中場。主要特征:過去主要是軟硬件建設,特別是數據中心、云的建設,現在重點是關注數據;過去主要以建設為主,現在關注整合、運營;過去存在數據與業務分離,現在開始要深入融合;過去拼硬實力和投資,現在拼軟實力、智慧與思路。

  政府數字化轉型目標是什么?首先是“整體政府”,把數字政府的定位說清楚,轉型不是隨便轉到哪兒去,數字政府應助力政府,所以數字政府首先是“整體政府”,做到整體一盤棋;然后是“智慧組織型政府”,最后是“數據賦能型政府”,不但要對外賦能,還要對內部賦能。

  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涵蓋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結構性再造;手段有集成(系統集成)、數據融合、組織改革、業務創新、創造優勢、數據關聯、結構重構和業務再造等。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也是一項結構性再造,要充分發揮好數據紅利和技術紅利,尤其是當前的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技術及產品。

  七、數字化轉型中場的三大戰役與七場攻堅戰

  數字化轉型已度過前半場,為什么繼續?因為我們有很多工作沒做好,如數據資產不清、數據治理不到位、目錄不清晰、數據未關聯、業務流程未優化、數據治理權責不清晰、四張清單不標準規范等。在數字化轉型中場,要打好三大戰役、七大攻堅戰。

  數字化轉型三大戰役:(1)數據之戰,做好數據治理與應用,確保數據質量、發揮其價值,做好數據的資產化和運營工作;(2) 軟件與平臺之戰,過去的系統和軟件還需要大的整合和優化調整,要整合優化組織結構,提升平臺支撐能力;(3) 組織與制度之戰,進行組織轉型需要強大、高效的組織實施能力,要能動員大家開展工作,做到數據與業務完全融合。

  數字化轉型七場攻堅戰:(1) 最小顆粒度:數據的基本要素,數據融合創新前提;(2) 標準化:降低數據交換成本的必要手段;(3) 供需認責:數據制度性建構,數據流動性與價值實現之道;(4) 業務再造:按照數據邏輯改造業務體系;(5) 權限體系:數據參與者的角色分類與責任清單(現在我們很多地方還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6) 組織再造:集合各方力量攜手推進,管理與運營同步;(7) 架構升級:啟用新架構的力量之源(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

  我們要補短板,包括數據、標準、制度、運營能力等方面的短板,當然還有意識、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問題。

  八、國脈數字化轉型實踐:五個方面和四點經驗

  國脈參與了不少政府、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同時也正積極推進自身內部的數字化轉型,主要包括五方面:(1)從OA到內部賦能平臺(工作、學習、管理、協作);(2)數據資產與數據行為記錄(一切行為數據化與及時記錄);(3)流程再造到“秒發”行為;(4)充分共享與信息流動;(5) 資源整合與跨部門協作。

  從實踐中,我們歸納出四點經驗:(1)一把手抓、全局帶動;(2)統一平臺、重構系統;(3) 數據引導、業務再造;(4) 以人為本、激勵應用。目標是建立賦能共益組織,即智慧組織,確保數據無處不在、智慧時時相伴、服務主動推送。

  九、對實施的十大挑戰

  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挑戰,這里給出十點:(1)數據思維還是業務思維:老思路玩不出新花樣;(2)單項能力還是綜合能力:軟件、數據、規則、業務、項目等;(3)切入點選擇:重點把握和整體推進;(4)規則選擇:創新規則VS遵循規則;(5)導向選擇:目標導向還是問題導向;(6)確定需求:真實需求還是表層需求;(7)短中長期平衡策略;(8)內部與外部資源利用;(9)技術與業務關系;(10)數據賦能與效果評估。

  十、關于數據與智慧的共識探討

  關于數據和智慧:(1)智慧新來源。用數據發現智慧、知識、人類理性所不知道的事物之間的聯系;(2)變量作用。數據作為變量與其他要素融合,源源不斷形成新智慧;(3)認知拓展。從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到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觀”,再到“宇宙數據(量子)觀”;(4)社會動力。從另一角度看世界,社會發展的動力從過去的“材料”到工業時代的“能源”,再到今天的“數據(加工組合)”。

  有以下幾點共識:發展的基礎變了,參照系和價值體系變了,加速度進化,傳統優勢不再,我們已進入一個重組和轉換的時代等。當然最關鍵的共識是數據正在強勢崛起。

  最后,以習總書記關于深化改革的一段話來描述我對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的認識??倳浾f“這項工程極為宏大,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個領域的改革與改進的聯動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下形成總體效應,取得整體效果”。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正處數字化轉型進行時,相信并希望大家能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得好成績。


  附: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責任編輯: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