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之初,湖南迎來兩會。

  開局影響全局,起步關系全程。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湖南省如何在國家發展向前的澎湃動力里,在滾滾前進的時代車輪里,闖出新路子、展現新作為、彰顯新擔當,無疑是此次湖南省兩會的中心議題。

  回首過去,湖南省一直堅持在變化中擁抱時代,在發展中奔赴未來。據政府報告顯示,湖南省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近5萬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101.8億元,同口徑增長6.6%;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進出口總額增長20%,突破1000億美元;城鄉居民收入高于經濟增速……

  展望未來,湖南未來的發展道路應該向哪兒走、又該怎么走?管窺剛剛結束不久的湖南兩會,從五大熱點關鍵詞中或能窺探一二。

  營商環境

  市場主體“青山常在”,是保就業、保民生、穩經濟的關鍵所在。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2022年以來,湖南省大力實施“十個堅決”舉措和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政務、法治、市場、社會四個環境靶向發力,打造湖南優化營商環境“升級版”,全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631.62萬戶,同比增長17.75%。11月,在全國工商聯公布的2022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結果中,湖南排名全國第七,居中西部地區第一,這是湖南營商環境在全國排名中連續三年向前進位。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省兩會期間,各代表委員結合自身經驗及視角提出了建言。

  省政協委員、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康鎮麟認為,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并建議,一是堅定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二是務實推動“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落實落細。

  省政協委員,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會長、遠航集團董事長陳旭榮,則對提振企業和企業家信心提出建議:一是切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振民營資本投資信心;二是從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中賦予發展信心;三是從創新驅動中厚植發展信心;四是從改善輿論環境中穩定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除湖南省本土市場主體外,“招商”亦是優化湖南省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對此,省政協委員、創意軟件A股上市公司萬興科技(300624.SZ)董事長吳太兵提出,湖南跟深圳非常近,有先天性的優勢,湘深兩地也合作已久,具有較大的互補性。希望湖南的招商引資能汲取百家之長,但更聚焦于珠三角,特別是對深圳的定向招商,針對深圳企業、湘籍企業家、湘籍人才的引入。

  針對“打深打爆”針對深圳的招商,吳太兵建議,湖南政府可開通深圳“湘商回歸”直通車,鼓勵湘商回湘創業、推動引資和引才齊頭并進的雙輪招商模式、進一步延伸招商觸角,創新招商新模式、人才引進來與企業走出去兩手抓,四管齊下賦能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委員、湖南省山東商會會長李濤則對于加強我省異地商會建設尤為關注。李濤認為,加強全省異地商會建設,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能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這既需要各級政府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和鼓勵異地商會發展,對為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異地商會給予資金獎勵,更需要加強異地商會自身建設,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數字經濟

  放眼全球,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元宇宙、AIGC等概念也爆發式增長,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多年來,湖南一直堅持創新引領,將互聯網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數據顯示,全省數字經濟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2年數字經濟總量已突破1.5萬億元,并逐步成為推動湖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長沙數字經濟總量近4000億元,位列全國數字經濟15強,躋身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新上榜的衡陽、常德躋身2022數字經濟百強城市。

  近年來,湖南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湖南省移動互聯網產業已連續8年保持20%以上增速,長沙互聯網發展綜合指數位列中部城市第一,成為“互聯網產業第五城”。

  如何推動湖南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已然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之一。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雷紹業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一場“廳長通道”中強調,2023年湖南省將通過強化算力支撐、壯大數字產業化規模、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三管齊下加快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5%以上,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3%;在未來5年實現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突破3萬億元。

  對此,省政協委員,湖南大學黨委統戰部副部長曾歡歡在提案中建議:建立戰略傳導機制和產業創新“留白”機制,加速湖南省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規劃的編制,加強數字經濟戰略在湖南省工業界、能源界、學術界的相關發展計劃的銜接工作,鼓勵社會、組織、企業發展和探索復合型、交叉型、跨界型數字創新經濟等舉措。

  元宇宙則是自2021年以來另一大數字經濟發展方向。省政協委員、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結合萬興科技近年在元宇宙領域的探索經驗,提出三點具體建議:一是做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搶占產業發展先機;二是搭建創新平臺,培養領軍企業,搶跑新賽道;三是加大元宇宙中高端人才引育創新,搶奪企業急需人才。

  高新技術

  多年來,湖南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據《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顯示,2022年湖南區域創新能力首次進入全國前10,居第8位,較2021年上升3位,已連續4年穩步提升,全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八拇髮嶒炇摇薄八拇罂萍蓟A設施”建設強力起勢,“三尖”創新人才工程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了翻番。

  相較指標跨越,更直觀體現湖南科技創新實力的,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2012年以來,湖南累計獲國家科技獎201項,主持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10項?!叭咚男隆敝卮罂萍紕撔马椖客黄脐P鍵核心技術289項,申請專利1358件、授權專利749件,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達到世界領跑領先水平。

  省兩會首場“廳長通道”上,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志堅表示,今年湖南將重點實施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人才強基四大攻堅行動,啟動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工程等行動,聚力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

  對此目標,兩會代表委員們也有自己的看法。

  作為湖南先進儲能材料產業企業代表,省人大代表,長遠鋰科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柳泉認為近年來部分本土儲能材料企業赴外省布局,造成“省內開花、省外結果”的情況不斷發生,相關企業省外投資布局的強度、產能均超過省內,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并建議在省級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統籌,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打造與當前行業競爭特點高度適應的產業發展環境。

  省人大代表、湖南中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部部長兼研發中心主任劉良會,則從校企合作進行技術創新研發的角度出發,剖析現有問題,并建議湖南省各部門聯合頒布湖南省的國內首創技術認定和風險評估辦法,簡化程序,大力支持新工藝技術的落地實施,主要在驗收方面做好把關,將綜合治理風險隱患的任務重點交給有合格資質的設計院。

  鄉村振興

  十年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湖南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湖南連續三年獲評全國脫貧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省份。全省68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92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與此同時,湖南也在持續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10月,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公布,湖南四地上榜,分別為汨羅市、婁星區、瀏陽市、赫山區。

  農業發展是鄉村振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在省政協委員李述初看來,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做大做強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往往就能牽引一個行業、帶動一個產業、帶旺一批企業、帶活一片區域。為此,他建議,要強化政府職能作用,把支持培育龍頭企業發展、支持農業生產、扶持特色優勢農業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等,作為金融工作重點。

  針對如何穩步推進湖南農業生產綠色發展,省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副主委陳洪松建議:全省一盤棋,統籌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生態高值導向的農業技術和農業新業態;立足種養結合,優化調整農業布局,統籌規劃生態恢復和農業減污固碳;部省聯動,組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強化湖南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科技支撐。

  農村土地有效利用,關系到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影響著共同富裕的實現,更影響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中國式現代化的質量。為此,省政協委員,岳陽青云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國勇提議,通過結合拋荒地流轉方式,將無種植能力農戶的耕地向種植大戶轉包;鼓勵和引導無勞動力耕種戶種植長效經濟作物;村集體經濟組織反租承包耕地,將土地資源規?;靡詫崿F土地效益最大化,以合理整合農村土地資源。

  醫療健康

  疫情三年,湖南省上下與全國人民一同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考驗。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及醫護人員、黨員干部及志愿服務者的堅守下,湖南最終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雙勝利。

  在堅持抗擊疫情的同時,湖南也在持續發力醫療設施基礎建設。為確保農村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湖南不斷加強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現縣域二甲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村衛生室三個100%全覆蓋,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減輕了就醫負擔。

  此次2023湖南兩會,眾多代表委員聚焦在新冠“乙類乙管”后,湖南醫療衛生界該如何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一輪輪病毒襲擊。

  省人大代表,株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莉怡認為,當前亟待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服務能力建設。而推進預防為主的健康湖南建設,必須加大公共衛生人才建設力度,培養標準化、規范化的公共衛生隊伍,特別要在縣鄉鎮村區域下功夫,多重政策保障每一位基層公衛專干為老百姓提供預防為主的健康服務。同時,要建立精準、及時的大數據庫,打造數字化預警系統,建議成立區域化的公共衛生研究中心,為重大傳染病判、管、治奠定基礎,建立有綜合研判能力、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防疫體系。

  省政協委員、南湖智慧大健康醫養集團董事長李軍,則重點關注如何完善社區居民公共衛生及醫療應急處置體系,并建議通過建立健全社區居民公共衛生及醫療應急處置指導、服務通道;建立健全社區居民醫療健康服務聯絡體系;切實重視社區居民慢性病監測與防治工作三方面措施進行建設。

  省人大代表、湖南達嘉維康醫藥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毅清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建設健康湖南’談幾點認識:一是把“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升級為“公共衛生應急領導小組”;二是建立柔性生產計劃和生產控制制度;三是建立政府醫療機構、藥品生產企業、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存儲企業協同發展機制;四是加強醫學研究,建立科學精準的預判、監測體系。

  時間的指針向著春天前行,民生與發展的命題日新月異。今天的湖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決心和能力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切實的行動灌溉每一個春天的夢想,三湘大地定將收獲高質量發展的“金種子”、打開幸福之門的“金鑰匙”。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