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一網通辦”上線第5年,為進一步加強“一網通辦”品牌宣傳工作,樹立“一網通辦”品牌意識,根據全市部署,寶山區將建立“一網通辦”品牌集中宣傳機制,其中,每周推出部門話“網辦”系列宣傳,向企業群眾呈現各區級職能部門2018年以來,推動、探索、融入“一網通辦”改革的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不斷提升本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服務知曉度、品牌美譽度。

  2018年上海市推動“一網通辦”改革以來,寶山區發展改革委緊緊圍繞服務“北轉型”戰略目標,錨定寶山“主陣地、主城區、樣板區”發展戰略領航定向,不斷增加網辦事項,提升網辦效率,簡流程、減材料。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以此為契機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主動適應新形勢下抓好行政審批工作的新要求?!?/p>

  圍繞“全程網辦”抓改革,著力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

  自“一網通辦”改革以來,全區企業投資備案全面取消線下受理,實現100%全程網辦,累計受理內資和外資項目申請備案981個,涉及總投資超3000億元,通過不見面審批,極大簡化了開工建設的立項流程。

  探索備案制改革,吸引各類資本參與寶山轉型發展。針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區發展改革委堅持先試先行,將服務寓于審查中,把改革的著力點放在激發市場活力上。比如區發展改革委聯合規資、建管、應急、消防,推進寶萊特等首批光儲充檢一體化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建設實行備案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寶山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建設。今年以來全區新能源領域投資備案項目和總投資,分別同比2022年增長91%和329%,比2021年增長193%和622%,項目數占企業投資備案總數的近50%。

  推進核準制創新,為民生項目開工建設按下加速鍵。區發展改革委根據核準制規范要求,積極探索簡化申報材料,依托“一網通辦”平臺機制,推進低風險類項目的“不見面審批”和“一次辦結”。比如區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金地商置南大租賃住房項目成為全市首個核準制“拿地即開工”項目,實現了社會投資類項目“拿地即開工”的各種類型全覆蓋。同時,區發展改革委還在核準范圍內,積極推進文化、醫療等領域項目的“綠色通道”,全力推進陸上風電等項目的探索創新,鼓勵社會資本為城市更新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貢獻。

  完善放管服機制,建立容缺受理和并聯審查新模式。聚焦區域重大項目和群眾急難愁盼項目,探索實行容缺受理模式,并依托聯審平臺建立涵蓋各主要審批窗口的并聯審查機制,避免方案反復調整,提升一次辦成率,解決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比如,區發展改革委支持吳淞創新城的特鋼01-03轉型項目通過信用承諾制實行容缺受理,在辦理土地手續的同時,提前容缺受理企業的投資立項和報批報建等手續,確保在一天內完成了項目備案、報建并取得地塊邊界確認單,實現了“只跑一次”。

  圍繞“代辦專員”抓服務,著力構建親清政企關系新格局

  從“金牌幫辦”到“代辦專員”,再到“首席代辦專員”,到今年“聯合首席代辦”,區發展改革委不斷迭代涉企事項服務對接能力,提升營商環境水平。

  把“首席代辦專員” “一線代辦專員”,在代辦服務上做深做實。2022年,區發展改革委牽頭由全區各街鎮園區黨政“一把手”作為重點項目推進第一責任人,實行“首席代辦專員”制度,帶頭做好企業溝通協調,協調解決重點項目推進中的瓶頸制約。通過在減時間、減環節、減跑動上做文章,在主動服務、全面服務、全程服務上挖深度,努力讓企業在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能感受到寶山營商服務的熱度。為將代辦工作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寶山區13個街鎮園區現有一支近500人的“一線代辦專員”隊伍,一支26人的“首席代辦專員”隊伍,服務本區內重點企業2000余家。

  重點聚焦辦事便利,推出打造50名“聯合首席代辦”的目標。2023年,通過標簽式管理,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采取相對獨立靈活的“1 N”聯合首席代辦,其中“1”為屬地政府首席代辦員,“N”為企業所需協調涉及的部門首席代辦員。區發展改革委以重大產業項目為試點,結合“首席代辦”服務制度,建立“重大產業項目聯合首席代辦”服務,協同服務,聯合辦公,有效推動寶山區重大產業項目開工落地,加快推動區營商環境實現提升。

  圍繞“拿地開工”抓效率,著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再提速

  聚焦吳淞創新城和南大智慧城兩大重點區域以及生物醫藥等市級特色產業園區,把解決“落地難”問題放在首位,著力推進實體經濟加快發展,以推出“拿地即開工”作為重要創新舉措,出實招擴大有效投資,重實效提高項目的投資強度、產出密度和科技濃度。

  建立周例會制度,緊盯開工目標。為最大程度打破部門壁壘,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由區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區建管委(重大辦)、區規資局、區經委、區土地儲備中心和綠化、水務、交警、投促等部門和屬地政府,建立每周例會制度,按照倒排計劃,集中力量會商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將全面計劃新開工項目以“紅、黃、綠”三色明示推進難度,及時進行預警和提前介入,對存在較大推進難度或年內開工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項目明確牽頭單位或提請區領導支持協調解決,并聯合區“兩辦”督查室就計劃完成情況加大了督查跟蹤力度。

  創新審批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從土地摘牌到施工建設,按常規的流程和節奏,必須具備《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四證”,按照法定審批時間,頒發“四證”需要23個工作日,若加上外圍包括項目立項備案、設計方案公示和批復、施工圖審查等一系列報批工作,企業拿到全部資質一般需要100天左右。若涉及投資量較大、工程較復雜的項目,平均需5個月左右。為此,區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委辦局推出“拿地即開工”模式,將原有多層級的行政審批模式改為扁平化的并聯會審機制。比如針對易卜半導體項目,區發展改革委牽頭召開專題會議并成立工作專班,每兩日對接項目方于微信群內匯報工作進展,每周召開視頻推進會議,通過容缺受理機制,使項目從初步設計方案到拿證開工僅僅耗時1個月,刷新了寶山產業項目的審批記錄。

  堅持多措并舉,打好服務“組合拳”。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創新設立“金融早八點”活動,區分管領導親自與重大產業項目方代表、銀行等金融機構負責人面對面以“早餐會”的形式解決項目融資擔保等方面的訴求;簽訂與上交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推進上??苿摻鹑诜罩行慕ㄔO,已形成83家企業在內的上市儲備企業資源庫,福然德、尤安設計在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有力地支撐了這些企業的投資建設計劃。發揮電力對產業項目的保障作用,建立對重大產業項目臨電申請預受理機制,將原本需要在拿地后2-3個月才能實現的供電,縮短至1個月內。比如,會同電力部門,第一時間解決了上藥康希諾疫苗生產基地在費用改革“窗口期”的電力需求問題,為新冠疫苗的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區發展改革委還在大力推進“帶站出讓”模式,將臨電受理延伸至正式用電服務保障,為項目盡早投產保駕護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