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9月8日,2023長三角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創新對接大會在上海市舉辦?;A研發和技術創新、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整機制造和成果產業化等內容備受關注。

  智能制造業賽道正在“機遇期”,滬蘇浙皖也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布局。

  智能制造業是附加值高、潛力巨大的科技型制造業,與人工智能有著密切的聯系。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正在改變著制造業的運作模式,提高數字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能夠降低成本,還能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長三角擁有較為完備的制造業基礎、產業集群,加之眾多科技水平較高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為智能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土壤。

  早在2020年,上海就發布“上海市建設100+智能工廠三年行動方案”,實施“10030”工程。今年6月,《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再次為上海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提高制造業數字競爭力指明了方向。上海側重于在智能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新技術、工業機器人等規模性制造,并以“特斯拉整車智能工廠”為示范案例,全面推進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實施“智能工廠”領航計劃。

  浙江正圍繞人工智能,打造智能硬件關鍵技術、先進系統芯片等研究中心。浙江結合“算力、算法、數據”,通過“平臺化”方式,賦能智能制造業,在軟件層面助力智能制造業發展。

  江蘇堅持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力圖打造包含裝備制造、工業軟件、產業金融、人才供給的完整生態體系。8月14日發布的《江蘇省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22版)》顯示,35.8%的規上制造業企業開始了數字化改造;6.6%企業已深度應用智能化,改造空間巨大。此外,江蘇明確了智慧大腦、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方向。近幾個月,多個智能計算中心、多個底層智能硬件平臺接連投入使用。

  安徽省在升級傳統制造業成為“智能工廠”時,格外聚焦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其眾多新能源車企在制造工業、數字化水平領域已取得較好成績,達到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轉化率。下一步,安徽將借鑒既有汽車行業的智能制造業改造經驗,加快對其他行業傳統工業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在市場層面,“不改生產線、只會被淘汰”成為許多傳統制造業企業家的共識。

  智能制造、智能工廠不但用數智化節省人力、提升良率,更能從產品的差異化創新著手,從數字化、智能化角度思考產品如何能更貼合市場。

  長三角推動智能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需長三角多產業、多部門、多機構協同發展。

  長三角

  滬蘇水域交通組織一體化多項措施發布

  上海海事局和江蘇海事局聯合發布《關于滬蘇水域交通組織一體化若干措施的通告》?!锻ǜ妗诽岢?,要實施大型散貨船“一程式進出港”,實現進出長江江蘇段大型散貨船“直進直靠、直離直出”,提高船舶通航和碼頭周轉效率。兩地海事部門還將加強水上交通一體化管控聯動,進一步完善惡劣天氣預警預控和交通流一體化管控聯動機制。(來源:文匯報)

  長三角簽署公平競爭政策一體化推進合作協議

  9月11—12日,第十屆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國際論壇暨全國公平競爭大會在南京舉行。滬蘇浙皖市場監管局在“推進區域競爭合作 共創一流營商環境”專題論壇上,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公平競爭政策一體化推進合作協議”。協議明確,要搭建長三角競爭倡導體系,搭建長三角資源共享平臺,搭建長三角工作交流平臺,共同引導全社會形成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來源:新華日報)

  蘇州工業園區和上海臨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9月11日,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結合長三角區域產業載體開發運營、產業集聚、產業投資的綜合能力,擇機選取長三角產業園項目合作投資開發。雙方還將相互支持促進產業鏈建設,探索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創新領域合作。(來源:新華日報)

  科技

  2023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開幕

  9月10日,以“開放的創新生態:創新與全球鏈接”為主題的2023年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開幕。從2008年舉辦首屆浦江創新論壇以來,這一論壇已連續舉辦16屆,打造出國際創新論壇的“中國品牌”。本屆論壇致力于搭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更好地服務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和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來源:解放日報)

  安徽省8家科技企業在北交所上市

  目前,安徽省共有北交所上市公司8家、居全國第9位,累計公開發行融資15億元。目前8家北交所上市皖企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2022年平均研發費用高于全國中位數25%。在過會速度方面,安徽省北交所上市企業從受理到過會平均用時104天,快于其他板塊審核速度。(來源:安徽日報)

  經濟

  八月浙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

  8月,浙江工業生產加快恢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916億元,同比增長8.4%。38個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為73.7%。1月至8月,浙江有效投資穩定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8%,增速與1月至7月基本持平;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增速比1月至7月回升1.1個百分點。(來源:浙江日報)

  蘇州發布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30條”

  9月11日,蘇州發布《關于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內容涉及提振和促進消費、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等8個方面30條舉措?!洞胧分赋?,要持續促消費,抓好大宗消費,推動公共領域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舉辦文旅體育促消費活動,鼓勵引進和舉辦大型賽事、演唱會等,持續提振城市消費能級。(來源:新華日報)

  前8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8%

  今年前8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21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其中,出口3448億元,增長11.3%;進口1763.8億元,下降8.2%。前8個月,安徽省機電產品出口2331.9億元,增長22.4%,占出口總值的67.6%。其中,汽車、汽車零配件分別出口435.2億元、203.1億元,分別增長172.3%、62.5%;家用電器出口208.6億元,增長4.8%。(來源:中安在線)

  上海百強整體營收去年首破10萬億元

  9月12日,上海發布企業100強名單。去年,上海百強企業經營規模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上海百強2022年整體營業收入增長3.58%,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作為上海百強之首的中國寶武,單個企業集團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此外,上海百強入圍門檻首次突破100億元營業收入的大關,入圍門檻比上年提高15億元。(來源:解放日報)

  89家江蘇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江蘇89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位居全國第二位,82家企業入圍制造業500強、10家企業入圍服務業100強。這些企業,從企業規???,11家企業營收突破千億元,33家企業營收超過500億元。從產業結構看,制造業企業占比高,服務業企業穩步增長,凸顯了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和突出優勢。從區域看,入圍企業分布在11個設區市,蘇州、無錫最多。(來源:新華日報)

  浙江省108家企業入選“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近日,“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揭曉,浙江有108家民營企業上榜,入選數量連續25年居全國首位。今年上榜企業數量比去年增加1家。自2019年以來,浙江上榜企業連續多年穩中有進,入選數量依次為92家、96家、96家、107家、108家。橫向對比來看,今年進一步拉開了與第二名江蘇(89家)的距離,后面依次為山東(52家)、廣東(50家)。(來源:浙江日報)

  產業

  上海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新高地

  上海發布《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指出船舶工業要一體化推進產業鏈建設,努力在健全產業體系、完整產業鏈條上贏得主動。要充分發揮上海在人才、科研、配套等方面的優勢,集聚各方力量開展共性技術攻關,加強長三角重大技術裝備協同創新發展等機制作用,進一步提升區域整體合作攻關能力。(來源:解放日報)

  浙江省新能源制造業往6個方向發力

  近日,《浙江省推動新能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3-2025年)》印發?!兑庖姟访鞔_,2023-2025年,浙江新能源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主要為光伏、風電、儲能、氫能、核電關聯以及其他新能源;到2025年,培育新能源領域“浙江制造”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6個、協同區6個,營收超百億元企業突破2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單項冠軍企業15家左右。(來源:浙江發布)

  浙江杭州持續深化“地瓜經濟”實踐

  2023年,杭州“地瓜經濟”穩步推進,服務貿易持續提升。今年以來,杭州市“雙百雙千”拓市場行動已舉辦24場對接會,達成意向成交額近600億元。今年1-7月,全市赴國(境)外招商組團47個,共落地總投資10億元以上制造業固投類項目45個,同比增長150%;引進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3個。(來源:杭州日報)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全球領導者大會永久落戶上海

  9月13日,“2023ESG全球領導者大會”在上海黃浦區綠地外灘中心開幕。本次大會將圍繞“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ESG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英文縮寫,已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照系。大會將永久落戶上海,助力上海打造成全球ESG發展高地。(來源:解放日報)

 ?。ㄗ髡吖煜逑等A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馬聰系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