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匯集眾多信息化領軍人物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第29期公共政策圓桌會議”在京召開,國脈互聯董事長、首席架構師楊冰之作為重要發言嘉賓應邀參會。

  本次會議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互聯網實驗室主辦,北京信百匯信息經濟研究院承辦。來自國家行政學院、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北京信百會信息經濟研究院、國脈互聯、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華為、微軟、亞馬遜30多家單位的專家參會。

image.png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第29期公共政策圓桌會議】

  國脈互聯董事長、首席架構師楊冰之以“數據驅動的政府服務創新”為題發表演講,基于對數據變革時代的洞察和國脈在數據服務政府方面實踐,就數據驅動政府變革、政府流程再造、政府服務創新和未來展望等發表了觀點,具體如下:

image.png

【國脈互聯董事長 楊冰之】

  一、回顧四十年改革經驗,數字化時代的政府變革重點依然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公民的關系。

  從1978年到2017年,40年廣東發展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處理好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激發了全省創新創業的熱情。

  “一門式一窗式”的首發地是廣東禪城。我們不要小看“一門式”“一窗式”“一網式”,因為自“政府”存在幾千年來,政府和老百姓所處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平等的,通過“一門式一窗式一網式”改革,形成不見面辦事的業務,使群眾在心理位置上取得了巨大的平衡。

  人類已進入數字空間,數字化時代將重塑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等各種關系。未來幾十年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內部的關系,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按一體化、智能化、網上網下協同來建設。

  二、數據作為嵌入人類進化進程的新變量,推動社會運行機制從“以業務為主導”向“以數據為主導”轉變。

  我們看待數據時代,首先要認識數據。數據是嵌入人類進化進程的新變量,在思維方式和要素選擇中,都要加入數據維度,社會的發展路徑和邏輯也在發生變化,從過去主要是滿足和適應傳統業務邏輯,向以數據為主導再造業務邏輯轉變。

  數據正在重塑當今時代資源觀,使文明范式、發展方式和社會發展模式發生巨變,推動文明范式的躍遷、發展方式的轉型,形成社會發展新模式。

  三、數據、政府、治理關系的認知,三者互動決定區域的未來格局。

  數據塑造政府新生命、新空間、新動能,優化與改造傳統政府資源配置能力。數據利用能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新標志,在數據成為人類發展新變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不確定性。

  我們看到政府長期以來就是社會管理者、規則制定者、利益平衡者。講到公共服務的問題,一定是治理的問題,在數據時代,公共服務越來越不是靠政府單向供給,新制度下的治理文明是多主體共同參與、共建共享共治的格局,與數據精神一致。

  數據、政府、治理三者之間的關聯越多、越廣、越深、越動態,三者之間的互動程度將決定一個地方、城市、國家的未來格局。

  四、數字化時代,地方政府在激情與沖動中展開服務模式創新的新一輪競賽。

  國脈參與了浙江、廣東等地政府的大數據項目。從與地方政府的交流來看,當前各地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蘇“不見面辦事”、山東“一次辦好”、廣東“指尖辦”、北京海淀“碼上辦”、深圳“秒批”、佛山“秒級服務”、貴州 “服務到家(上門辦)”,還有主動辦、主動幫等。

  每個地方(省、市、區縣) 都希望能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表現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的創新、創意和決心,這么多口號的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政府的服務焦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服務在發生大的競賽和創新追求。

  五、從浙江“最多跑一次”看政府服務創新,本質是體制機制創新,按數據流動邏輯實現政府流程再造。

  國脈參與浙江“最多跑一次”項目已有一年多?!白疃嗯芤淮巍笔鞘裁??其最核心的是“減”和“優”?!皽p”的是人員、環節、材料、時間,“優”的是流程、環節、模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就要做到數據標準化、數據責任清單化、數據和事項一一關聯,要做到每個字段、每個部門能確保提供,這里面重要的是數據認責平臺,明確哪個部門提供哪個字段,政府的數據庫中有字段和數據后,絕對不允許老百姓再做二次提供。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所有的證明原則上都是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的,既然是政府提供的證明,就應該不需要老百姓在其他地方提供證明。

  “最多跑一次”的優化思路,是要按數據的流動邏輯,而不是傳統業務邏輯。包括“最多跑一次”等在內的政府公共服務創新,本質上是體制機制的創新,而不是傳統數據業務進行簡單的現場化、網絡化、數據化。

  “最多跑一次”的核心要點是數據換人、數據認人。指的是電子化材料的法律效應,要做到少提交材料、表格,實現多表合一,基于字段進行歸類、合并。很多證明表格都有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家庭住址、民族等,按理這些信息政府若已掌握,其實填個身份證號即可,所以凡是政府數據庫里的材料,原則上不應該由老百姓再提供。

  最高的境界是數據自動化流轉、盡量不要人為干預,減材料、減事項、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從“天”辦到“秒”辦甚至“不辦”。

  六、營商環境是政府服務質量的試金石。

  目前全球辦一個企業的最快速度是0.5天,而且不需要繳費,但中國現在最快的是3天。其實很多地方的政府服務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仍然不夠,比如企業在和金融部門打交道、開辦注冊行/賬戶方面,就至少要花1天的時間。因此,我國在營商環境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國際上尚處于中等水平,要搶奪國際國內資源就一定要在營商環境上下功夫。

  七、數據驅動政府服務創新的動力體系與制約因素。

  數據驅動政府服務創新的行政體系與制約因素在于成本、效率和質量,未來地方的競爭力不在于對資源的爭奪等,而在于營商環境、信息化服務、數據開放程度。這方面各地都在競爭,但有很多問題:

  1.數據問題。國脈已參與全國多個地方的信息資源目錄咨詢工作,發現很多地方報的目錄存在不全、不實、不準、不新等問題,編目規則、細節還存在很多差異,數據質量整體還不夠高。國脈最近也在開展全國1000多份數據元方面的文件搜集整理工作,從國內來看,關于數據的標準化程度非常低,比如國別劃分標準,有國家標準、也有一些部委制定的標準,有些編號“美國01、中國02”,有些編號“中國大陸01、香港02、澳門03、臺灣04、美國05”。還有數據規則和數據流動性問題,數據流動是數據共享、開放的主要目的。

  2.制度問題,包括機制、規則、部門角色等。

  3.能力問題,包括數據應用能力、場景設計能力等。

  4.意識問題,包括權利、責任、風險、獎懲等,政府服務創新做好后,如何獎勵還不夠明細,很多地方都是數據相關的技術和運維,但本身這項工作是改革性的,光靠技術驅動遠遠不夠。

  八、數據與服務的關系是一體兩面。

  數據即服務,數據能夠支撐、衍生和優化服務,數據流與服務流相融合,融合即創新。數據流動越多越快,服務創新力就越好,如數據能夠流動到老百姓手機上去,就衍生了很多服務。未來要以數據優化整合流程優化,以數據替代物質材料(各種紙張、證明)、以數據流替代人工流。

  九、數據與服務創新的邏輯、方法與挑戰。

  數據與服務的創新邏輯是以人為本、數據賦能。方法方面,一個解構,一個是重構。解構包括元素、流程、環節、主體(元服務與數據化);重構包括目標、流程、邏輯,要實現數據替代策略,手段是關聯、融合、創新。

  目前來看,在數字時代,公共服務表現為如下幾點:①通用和個性,現在的服務都是通用服務,很難提供個性化服務,但老百姓每個個體都不一樣,他們希望得到個性化服務;②公平和效率,包括城市、各種人群、城鄉問題、數據能力強弱問題,不同的情況所需服務不一樣;③動力和壓力,我們現在為什么有創新激情,除了對資源的爭奪外,還有壓力,看到別人做好了后的競爭、比較壓力;④規范與創新;⑤成本與質量,使我們在數據時代的服務比過去傳統線下服務質量更高、效率更快、老百姓獲得感更強。

  十、未來展望——創新無止境、服務無止境。

  關于未來展望,首先是要“認清”政府在數據世界的作用與角色,在一個新興世界政府到底應該扮演什么角色,是把當前現實世界的政府角色和職能直接平移過去,還是形成新角色、新職能。在網絡世界,政府并不是很強勢的原因之一,是技術的主導權不在政府手中。

  第二個是“借鑒”,包括非政府機構的創新服務給我們帶來的啟示與壓力?,F在政府壓力很大的一點是,企業可以做到秒殺、送貨上門等服務,而政府為什么不能做到秒辦、上門服務。

  第三個是我們要“洞察”未來技術持續進步的推動力和人性,到底未來數據時代人的需求是什么,要深度洞察和深化。

  第四個是“未來”,面向數字政府建設,要加快內部組織改造、實現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改變過去工業時代建立的擴展制、金字塔型政府、條塊分割非常明晰的體系,在網絡世界建立智慧化、協作型智慧政府轉變,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挑戰。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