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2018年度峰會暨全球私募股權高峰論壇1月24日舉行。本次會議主辦方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原國務院副秘書長江小涓教授發表題目為“高度聯通時代的政府與市場”的演講。

  江小涓: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與這場活動,我對私募股權一無所知,我非常猶豫這場活動我該不該來、應不應該來,有幾方面原因還是希望參與一下。我們私募股權研究院出資人張揚先生是我多年前的同事他讓我來,這是一個。第二,在座可能有很多有錢的人,公管學院的發展需要支持的。我們學院的同事跟我講,他們都是企業家對咱們不感興趣,我說錢多和情懷是不沖突的,我們研究公共利益、研究公共事務、制定公共政策,我們做得好國家發展好大家日子都好過,你們也有錢掙。專家就是專家,白院長不知道我講什么,他只看到題目可能猜到主題,可能未來要讓市場更多發揮作用,這就是一個專家最基本的判斷。當然我來這最主要的原因我很想聽聽這個領域一般在干什么,一般我講完就會走,但今天后半我會再聽一段時間,是我一個學習的機會。言歸正傳進入今天的演講。

  我選的題目是“高度聯通時代的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家圈注:江小涓的演講中,聯通用的是聯,不是連,這個請各位讀者注意)。背景是這樣,這個題目已經思考和研究了一年,去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學界不斷在討論,40年了我們做對了什么?還有什么沒做?這是對的。要往回看看,我們說過的,大家認同的還有什么沒做。還要站在今日還要往后看,現在和40年前非常的不同,我們既要繼往還要開來,我們往后看現在和40年前有什么不一樣?對改革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最最不一樣的就是網絡和數字技術帶來了社會的高度聯通,它使得政府和市場各自作用的方式,邊界、訴求、功能都在迅速發生著變化。過去40年我們剛剛講了變化非常迅速,最大的變化就是社會高度的聯通,它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無論政界、商界、學界都要充分認識到這個變化。

  我先舉兩個例子,這個變化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這是去年8月份非?;鸬木W上公眾號,它的背景是現在大大小小250多個城市提出要搞智慧城市。智慧城市這件事情出來以后,最大的網絡數據企業紛紛入局這是一個標題“巨頭入局智慧城市爭奪戰開始了”,城市管理自古以來是政府最基本的職能。但在現在第一個講巨頭入局企業進來了,第二個它叫爭奪戰,大家已經下意識知道了,企業入局做這件事情不是公益、不是責任,它把它作為商機來把握的。

  這個信息出來的第一天,列了三組評論,第一天基本上是第一組評論。大家說很好,企業入局了,PPP開始了,公私合營了,企業開始有公共服務的責任了。第二天的評論大概是中間這組,基本上是商業角度的評論,說我們大數據開發的前景很廣闊,我們現在會有巨大平臺,企業將來發展會更好。稍稍再緩了一天質疑的聲音就出來了,說企業這樣進入到政府的公共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數據,然后公眾的行蹤處處可覓的。這個我現場看過,確實點點滴滴,行蹤如果想找到一個人干什么毫無問題,非??梢?。另外私人數據叫“非許可使用”,我們允許政府按物聯網、互聯網各種監控我們因為是公共利益,現在由企業做我們不知道這些數據用途是什么,會出來疑問。這是政府和市場邊界移動后帶來很多要研討的問題,這是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例子是正好相反的,我們一直講政府不要干預企業內部,特別不要管企業,特別數據和計算機信息類的企業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比較早的時候我們經常講,我們的芯片、驅動、內存,很多電腦設備聯網以后都是外國公司提供的,我們能放心嗎?所以那些公司微軟、蘋果的都再三講我們不會開后門的,不會把數據提供給任何需求的政府的?,F在華為往外走,5G以后,最近好幾個政府都以信息安全的問題拒絕甚至減緩華為的進入。但是我們也有新的趨勢,這是去年6月份阿里在美國對它的區塊鏈進行注冊,明確講我為第三方管理員留了后門,我為政府公開管理留了后門。它不是政治姿態一定認識到現代社會企業內部運營需要公共管理深度介入的,這兩個例子都非常具有典型意義。

  今天講兩組問題,第一,兩組邊界在移動,公共服務、平臺企業、自然壟斷、政府干預,邊界都在變化;第二,由于數字和網絡技術出來以后,原本就不存在的問題現在邊界非常模糊,我們挑了三點,一點一點跟大家介紹。

  原有邊界的移動,第一點就是公共服務。

  現在企業以前也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務,但那時候它是公益或者慈善,現在進入了以后,它是完全作為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來運作的。為什么原來的公共服務是需要政府來提供呢?因為服務業它是一個很低效率的產業,這是傳統服務業的特點。它的特點的來源是許多服務需要面對面同時同地,比如教育,上課多少年老師、學生同一處,醫療、保安、安保等等,高度人對人的服務沒法利用大量的生產設備,所以制造業幾十倍、上百倍提高時服務的效率是提不高的。不同產業勞動產業報酬需要跨部門均等的收益,這樣的話服務效率不提高工資飛速上升,會使很多服務變得很昂貴。如果政府不提供公共服務的話,有些基本的公共服務會有公民得不到,所以政府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這是它的邏輯。

  講講教育服務,在過去制造業速度提高很快的同時,各級各類教育師生比不但沒有下降且往上走,一個老師教多少學生。從上世紀80年代之前100年,西方小學師生比平均一個教室45個學生沒有變化,近些年小班制,平均一個班級36個學生,老師教學生,用勞動生產率是往下走,是沒有上去的。

  再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比較有說服力,兩個最實的例子,上個世紀80年代時,具體講是1984年,這臺很老的17寸球面只收4個臺當時買1000元。這時雇一個保姆一年500元,簡化為當時制造和服務的比重是2:1,是制造業為主的時代。到去年,去年是雙十一促銷35寸彩色電視掛到網上是999元,那時雇保姆在北京一年五萬元。同樣得到服務和制造的比重變成298,好像我們變成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其實得到的東西沒有大的變化,看的彩電一定比原來更好,保姆呢?她的知識更好了,她會用手機給孩子看東西,但她的服務,也許原來讓人家干得太多了,服務意識可能沒有太大提高??偟膩碇v我們享受的東西,沒覺得你享受到的服務更多、更好了,數字顯示我們已經是服務經濟了,舉一個數據最能說明服務業人對人如何昂貴。

  現在我們到高速聯通的時代以后,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F在是規模經濟,到了網絡空間服務提供的話,規模經濟非常顯著。我們講現在經常要給老百姓提供一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讓他有基本的文化的享受。原來一個樂曲,網絡上去播放,它的受眾是一個還是一億個,提供的成本非常相同,邊際成本非常低。另外規模經濟非常顯著,一個網絡平臺形成之后,它可以同時提供無窮多的服務只要有需求。這樣很多公共服務的性質就發生改變了,我們講老師如果慕課非常有效率提升,教育勞動生產率是多倍、成倍提升。網絡空間可以提供的服務,和在此之前的同類服務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我本人是京劇迷,我經常網上看有沒有便宜的京劇票,最近發現有一個票,叫政府低價。劃道的地方,是政府作為公共服務補貼的項目,已經補貼了,但是它票價從100到800,還是貴了點,除非演員太想看,追我們心里想看的演員,還是覺得貴了點。那邊是音樂網絡的服務,紅色的部分,我們音樂產業中間網絡產業已經占了大頭?,F在一場最有名的音樂會,國內同時2800萬聽眾在聽,國內國際免費播達到6億聽眾,基本免費。很費錢很少的政府文化公共服務,完全可以通過市場更有效、更多元、更方便地提供。

  這是范圍經濟的例子,現在幾大視頻網站上可以播放的體育節目,數字都是一萬、兩萬、三萬、四萬、五萬,這在以前不可想象,在任何城市選看的比賽同時一場、兩場,互聯網大平臺出來以后可以選看的體育節目非常多。播一萬多個節目,到底有多少節目是真正有人點的?在那天的時候,最后一個被點到的,能達到1000觀眾的是印度職業足球超級聯賽。我還開玩笑,那天我說居然有1000人在中國要看印度的足球比賽,我覺得很奇怪。結果當天晚上印度國家隊和我們國家隊踢成0:0。學生給我發微信說老師不能再嘲笑印度的足球了,我的意思會有很多選項,只要有人,它是一個長尾,后面在最熱門視頻之外可以提供無窮多的想象,它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以前完全不能相比。甚至我們大家都知道大媽們跳的廣場舞現在都是商機,以前廣場舞非常頭疼,行政主管部門給大媽們編廣場舞,動作柔和點、可以跳得很好,它就是商機,廣場舞加關注的人六千到八千萬人在這個群體上用著。我們有6家廣場舞的網站都得到很好幾輪的融資,他們的網站非常熱鬧,編了很多舞蹈,想學單人、雙人、帶伴奏、不帶伴奏、少數民族的各種各樣,如果你有創意可以編好上傳上去,經審批你的舞變成別人看的舞,特別熱鬧?,F在公共服務最主要對大眾,有人數在網絡時代是商機,政府花那么多錢很少的受眾效果并不是很好。

  這是公共體育服務,現在一千多家大型公共體育場館用不起來,政府給一點補貼,低價對市民開放。大型體育場館運動場地20%,剩下看臺、包廂、配樓、接待場地、走廊都不是運動場地,開放好幾年效果并不好?,F在有網絡公司把場地整個租下來,聯絡了很多體育團體、體育的愛好者,無間歇地把他們運動時間排起來,場地按需分割,無需政府補貼,價格比政府補貼做得還好,通過網絡把整個公共服務結合起來了。公共博物館的服務也非常好。

  總的來講,現在公共服務由于有了互聯網、有了人數以后,它變得可以非常廉價、低價的通過商業化的模式在提供,有的地方確實可以少操心、少花錢,邊界在移動,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點,想介紹的是市場的監管,這是政府傳統的行為。

  但是現在這個市場監管在平臺企業進入以后,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問題。原來我們的市場是單個企業構成的市場,平臺進來以后它有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數十萬、數百萬的商家和數千萬甚至上億的消費者在上邊,它的產業鏈條延伸得是很廣的,生態圈是非常寬泛的。這里邊每天碰到極多的問題,靠政府原來監管能力幾乎沒有能力很好地監管。政府顧不著,政府做不了企業又等不起怎么辦呢?現在很多平臺企業給自己平臺內部局部的市場制定了規則和規矩,它承擔了有形之手的責任。例子很多,我們舉一個例子,如知識產權保護?,F在在互聯網上極大量假貨跨境流竄,監管起來數量之大是非常困難的,現在等著知識產權的監管部門那個數量完全是不匹配的,所以各個平臺都在發掘自己知識產權監管的體系。這是我隨意點的,去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對阿里模式非常贊賞,網上一旦有人說他模仿我、剽竊我,就擺到網上大家看,消費者看東西像不像,消費者說東西根本不一樣這事就過去。消費者說很像,會由專業評委一步一步走向更規范的監管??赡鼙容^粗糙沒有時間一二三四去做,但可以解決99%的問題,且非常迅速地解決掉。阿里知識產權的快車道比較有效地解決了網絡時代知識產權保護是很有效的探索,這只是我舉了一個,大公司都有,騰訊在做少年兒童保護平臺關于游戲的問題,幾個大的網絡都在嘗試使自己的局部市場更有秩序和更符合多方的利益,這是監管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壟斷的問題。

  我們知道,壟斷是政府監管的一個最普遍而重要的責任,但是在網絡時代監管的標準會出一些困難。我們講壟斷應該是兩個標準的,它要有市場的控制力,就是它占的比重要很大,而且它應該由控制力而獲得了不當的利益。我們既有規模標準還有行為標準,現在毫無疑問平臺大企業它有市場控制力,什么標準衡量它都有。但它是不是由于它的控制力而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呢?我們覺得這個標準不能說它沒有,但是按照原來的標準肯定是不適合的,它很多提供了大量的免費,或者比你不用平臺時候價格更低的一些服務。

  這樣的話對壟斷的定義在原來單邊市場上現在雙邊、四邊、N邊市場上標準出現了問題,不是說它不是一個問題,而是我們不知道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舉一個例子,我們說它免費它就是沒問題嗎?不見得,前兩天我到公管以后,我想看一個很學術的問題,國外四五家最大的公管學院上什么課?用什么教材?搜不進去,一搜學院的名字就導到留學機構上去,說需要服務嗎?我們可以做很好的簡歷等等。弄一晚上進不去。我要查最簡單的問題不行,一會兒留學機構,一會兒廣告,國外留學機構告訴我沒問題,查這種東西太簡單了。是不是免費是無責不需要受到監管?這肯定是問題。

  政府干預,傳統上我們講政府最好讓企業自己做,只要它守規矩,不要管理企業內部事務上,現在互聯網時代是不適用的,因為網絡空間實在范圍太廣,且上面是匿名系統,它又和傳統比如媒體信息篩選不一樣,匿名系統點對點,它沒有篩選功能,這樣不實的網絡信息會對他人生產生活造成極其嚴重的干擾,誰碰上無處訴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網絡現在不是一個企業的市場空間,它是一個公共設施,它是一個公共的空間。大家還是認可,需要政府在里邊進行很好的監管,創造了新的社會、創造了新的空間,而且從中獲利,是有責任允許大家共同來監管新的世界的。

  在美國,他可以問臉譜,你把你的數據用什么方式賣給誰用?;氐轿覀兊氖澜缋?,你用這樣的方式問一個企業一定被罵,歐洲對網絡的監管非常嚴,包括對網絡公司未成年人游戲事件要想辦法把它管住,介入企業內部里去。包括前面講開始阿里為自己政府監管開了后門的區塊鏈,企業表示認識到這件事情。這是我們大的企業家,他們非常認可互聯網邊界模糊,企業應該是有這個公共責任允許政府共同來監管,這一條基本上認可度是比較高的。

  這是我們剛才舉了幾個例子,邊界移動的領域,基本上把原來講的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公共服務、市場監管、壟斷還有企業的自主性都踩踏了,都涉及到了。還有些新的問題,企業邊界模糊一些新的領域更需要研究、更需要思考,怎么處理這些問題。

  舉三個例子,一個PPP中數據資源的授權,這個問題非常熱,好像大家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值得歡呼,但在數據行業中間,我們覺得還是要適當小心一點,不是說不能做?,F在政府積累了最巨量的公共資源,它是最典型的大數據,中間能分析出來的東西很多?,F在全球有75個國家加入開放合作伙伴組織,就是政府的資源向商業開放。在一些發達國家開放中間都碰到了,什么數據可以用什么方式被PPP的方式使用?爭論很大,案例也很大,法律上涉及的問題也非常多。在我們中間剛才舉了智慧城市的例子,這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只能一件事一件事,一個領域一個領域慢慢理清。但是我們不太贊同講政府的數據可以沒有限制地直接和企業分享,后面它會帶來一些問題。

  特別現在我們有一些評估的問題,會把我們覺得業內比較靠譜的企業評其他一堆企業,這個問題它的公正性是有問題的,立場是有問題的。比如我本人工作中間我們碰到的例子,比如醫保的異地報銷,它是需要全國的聯網系統的,原來政府的系統是不夠的。所有的大保險公司都來說我的系統非常好,你用我的系統,但有一條數據就不要再給別人用了。我想來想去給誰用?醫療數據最寶貴的數據既涉及個人隱私也涉及醫藥產業的發展,沒有一個人最后承諾說可以用我的網絡數據承諾比較公平的使用,最后沒辦法自己建了一個網,說那么多網不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在數據、個人隱私、生命安全健康問題上監管得狠點也比沒有監管好。

  這也是案例,現在政府和企業合作,什么數據可以隨便使用?這是我一個朋友告訴我的案例,他們家的孩子到國外上學去,孩子到了晚上他收到一個微信。說你可以看看優步,點開看看他的行程,發現他晚上10點多時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他覺得很奇怪。他原來知道沒有這個安排,然后就問到哪兒,他說看校友。他們兩個很奇怪,美國打優步沒有提供任何信息,為什么信息傳回家人?問師姐們為什么,可能國內簽證時填緊急聯系人,出去打車信息打到美國的優步上。我允許我的信息填給美國政府,相信它是公共責任管理者在做,我不知情把我的信息給家人使用,這會帶來很嚴重的家庭問題。允許不允許數據未經允許這樣的使用?我舉一個例子。

  數據產業發展和個人隱私的保護,這中間兩者的關系是不一樣的。作為每個個人,他希望數據不要被濫用,不是不能被使用,但數據產業發展抓取大數據的含義就是廣泛抓取和分析,這兩者往任何一方偏一下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所以現在是強調隱私保護還是強調數據利用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F在歐洲數據安全條例出現以后,表明歐洲的監管當局對個人隱私要看重一些,所以那里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但現在的討論就是,把隱私權是不是要延伸到知情權?很多人講這句話并不太明白要求知情權是什么含義。每次上一個新的APP它都要求你同意、同意、同意,你點。但數據使用是不斷創新的,可能今天我們同意它的用途,明天它一定會發展出新的用途。五年以前個人地理位置允許被使用,點贊同之后,一定想不到今天你的地理位置和各種信息的分發是多么密切的關系。如果知情權回到原來線下數據知情權的話,這個企業是處處違規沒有辦法做。但是不是個人數據擁有者不需要知道你怎么用我的數據,好像也不對,這個問題還是帶來很多的困惑和討論。

  上個月人大通過《電子商務法》,27條在四審反復在改,因為它是公開的。最早是平臺企業中間的,你的企業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要承擔補充責任,這是比較輕的責任。前提是你對商戶審查比較輕的,營業執照是沒有過期的,資質審查是合規的,然后他賣消費者這時要負什么責任?是這個意思,最早講補充責任,在這個過程中間,滴滴女孩子出問題以后,平臺反映比較慢,所以公眾非常憤怒。在討論的中間,就把補充責任改成了連帶責任。連帶責任是非常重的責任,比如開網上商城,網上一個商戶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假如影響他的生命安全的話,和網下開一個百貨店,里面某一個攤主傷害了來買東西人的生命等同看待,這兩種案例是同樣的。所以它叫連帶責任。后來事情稍微緩了緩后,特別是專家平臺的人認為連帶責任太重了,就是我和你同罪。怎么修改的?叫相關責任,相關責任叫什么責任誰也不知道,需要法律進一步解釋。有很多新的問題出現,是需要一個一個研究的,不是講大道理能解決得了的。

  收入分配的差距,網絡時代以前是分層次的,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收入,市場也是分割的?;ヂ摼W以后會成長起來非常巨型的企業,這些企業可能贏者通吃的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明星效應。我是小小的體育迷,1961年我們才有的衛星電視,職業體育比賽才可以全球轉播。貝利最遺憾的他在1961年開始停止踢球了,那么大明星最高年薪15萬美元,不是他踢得不好,是看到他踢球的人太少,C羅年薪2000萬歐以上還在往上漲,昨天晚上中國隊踢了一場好球。今天上午三個給球星估價的網站已經開始漲價,吳磊一個球值20萬歐。在這樣的時代每個人都愿意看最好的比賽,你會在家里看最好的比賽,很少到現場看賽事了。雖然有非常明顯收入差距的問題出現,這個問題跟我們此前研究這個問題的思路不太一樣,這跟我們以前講的資本剝削、勞動、或官商勾結的尋租等不是一個問題解決,對它的問題的解決是什么樣的狀況下把控是一個問題,大家認為社會公平是大家公共的理念,政府應該更好地盡到社會責任,我們要很好地研究這些問題。

  總結一下,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講改革、講政府、講市場一定要立足現在面向未來。想一想社會將來的發展變化和我們過去40年是多么不一樣,立足點起點一定要立足現在來看。第二,中國人口基數非常大,實驗場地很大,政府行動能力也很強,而且網絡滲透度最廣泛在全球,我們有很多實踐可以總結提升。不光促進我們治理體系比較快的現代化,應該也能為全球治理體系能夠做一定的貢獻。

  下面是我們再一次跟大家講一講,我們公管學院研究公共利益,新的利益的權衡方式、優先性,總而言之我們是研究公共利益,研究公共政策處理公共事務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公管學院的研究,多多支持公管學院的發展。謝謝大家!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營商環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數字政府周刊》、《數字政府白皮書2.0》、《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優秀實踐案例評選研究報告》、《首屆(2018)中國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可通過電子政務智庫公眾號及微店在線購買,歡迎訂購。

blob.png

微信掃一掃即可購買!

責任編輯: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