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務系統的信息化工作,經過近數年來的規劃和建設,已初具規模,硬件、網絡、系統軟件、安全策略已上水平,應用軟件基本能適應需求的發展,制度建設和法律法規體系正在加快完善,公務人員和公民的信息化意識日漸增強,形勢喜人。但有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們,投入年年遞增,可為什么總有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感呢?即為何投入產出比不如人意呢?

  我個人以為,從表象上講,實實在在的有份量、成體系的應用較少;從深層次上看,目前社會基礎性信息,有規劃、上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工作,相對滯后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道理很簡單,天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源之水無法匯成溪流,搞政務信息化建設,信息資源不足,必將嚴重制約著應用工作的開展和深入,更談不上為電子政務服務。

  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信息資源的建設,必須要從戰略的高度來審視,因為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社會,經濟步入全球化、一體化。信息資源,作為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其地位已與能源、材料資源同等重要,在經濟社會資源結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政務信息是社會整體信息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而且也有條件先行一步。那么如何搞好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呢?根據自己的多年實踐和對業內現狀的分析,總結成敗,淺析如下:

  一、抓住契機 做足文章

  政務信息化建設,不僅是對傳統辦公手段的更新,更是對現有思想方法、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流程的變革,其中既有突破又有創新,這就需要有規劃、有步驟、有系統地進行,這一切必須有賴于觀念的更新和相關政策的指導與推動,為此,兩辦于2002、2003年分別以17、27號文轉發了有關部門的意見,2004年底,兩辦又下發了“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對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和具體任務,以及開展好此項工作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環節、問題和解決辦法做了深刻分析和闡述,求真務實、可操作性極強。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戰線上的同志們,一定要珍惜這一難得的機遇,學深悟透,領會精神,分解任務,用好政策,做足文章,開拓創新,落到實處。

  二、深入調研 摸清需求

  實踐經驗證明,信息化建設,只有不斷滿足不同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需求,才會出效益、有亮點,業內人士一貫提倡,并遵循的“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的建設原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需求不能靠拍腦門,而是靠對應用的深入了解和正確理解以及科學地梳理,具體地講,是要通過對所在部門業務流程和決策方式以及實施過程的調研和分析才能獲取,是一個凝練、升華的過程。記得國務院副秘書長徐紹史同志多次強調:“搞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同志們,要注意捕捉需求”,我認為其精華就在于“捕捉”二字,不難理解,捕捉是個主動的行為,不是一味地被動等待,而是走出去,向領導、向機關、向基層、向公眾了解需求;捕捉是需要智慧的,其過程需要動腦筋、想辦法、多思考、勤總結、有創新。實際上做好需求調研,在我們政務部門還是有基礎、有傳統的,因為經過多年信息化建設的歷練,各級政務機關,大都擁有了一支既懂業務,又懂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只要領導重視,正確引導,科學組織,深入調研,轉變觀念,提出合格、務實的需求報告和解決方案是不成問題的。值得一提的是,摸清需求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任何一家信息系統集成商或軟件開發單位均不能替代的,原則上是要以我為主來完成,切記,要甘當主角,此事絕無捷徑可言。

  三、解放思想 開拓創新

  信息化建設特別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能“新瓶裝舊酒”,即走用新技術模擬老做法的“簡單置換”之路,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是事倍功半,甚至會勞而無功、勞民傷財。正確的做法是,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充分有效地利用先進的科技產品和技術,優化辦公環境,武裝工作人員,提升全員信息化素質,加快已有和新生資源的數字化、實時化,增值化進程,從而優質、高效地服務于領導決策,服務于社會。為此,就要求我們在政務信息的“深加工、巧淬取、促共享”上下真功夫。

  四、技術協調 雙輪驅動

  凡談及信息化建設,常常有個誤解,總以為這是一個屬于技術范疇的工作,由技術處(室)抓起來就可以了,而且只要資金到位,設施齊備,就會水到渠成。實踐證明,并非如此簡單。因為,信息化建設,特別是政務信息化建設,涉及到觀念更新、業務重組、體制變革、標準設定、人員培訓、規劃設計、資金籌措、數據管理、制度跟進、行政立法等一系列的問題。應當承認,科技含量高是這項工作的特色,但不是全部。必須看到,建設中面臨的許多新問題涉及的層次深,只能經由高層決策、行政協調才能奏效。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技術和協調齊抓共舉,雙輪驅動,也就是說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協調要貫穿始終,技術要與時俱進,在精力的投入上應是三分技術,七分協調。認識到這點往往能事半功倍。

  五、開發利用 巧做安排

  數據是信息資源的載體,即數字化的文檔,其特點是依靠信息系統平臺的支持,針對不同需求,可對海量信息進行快捷的處理,從而提高機關辦文、辦會、辦事的效率和滿足領導決策以及社會的需求。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如同一個物流鏈,如果想讓他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轉起來,必須處理好“貨、車、路、規則、機制、利用”六大關鍵環節,就電子政務而言,我建議按以下思路進行操作:

 ?。ㄒ唬┴?,即信息資源的組織。統計資料表明,社會公共信息資源的70%都掌控在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手中,同時政府系統內的共享信息,更是集中存儲在上述單位,這是政務信息的源頭所在。但當前突出的問題是,這些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比例低,依法可供公眾和政務機關公開和共享的數據資源較為匱乏。為扭轉這種局面,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政務信息資源從紙介質向磁介質的轉換,即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欠賬多的部門,可本著工作先易后難,時間先近后遠的原則,逐步推進;二是優先抓好基礎性數據庫的建設,如人口、地理空間、企業、政務文獻(文件、資料、法律、法規),因為這類數據的共享需求強烈,增值效益最佳;三是加快立法,以法行政,變數據為部門所有被動地提供,為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主動服務,逐步削滅信息孤島,為開放和共享創造條件。

 ?。ǘ┸?,即支撐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利用、交換、增值的軟件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系統中,各節點的此類軟件一定要統一,以確保暢通。

 ?。ㄈ┞?,即政務信息傳輸的網絡平臺。這個平臺要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政務內網、政務外網、政府門戶(因特網)的兩網一門戶的架構來建設,并嚴格按照政務內網與政務外網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因特網邏輯隔離的原則進行界定和剝離,同時強化網絡安全防范措施,修好路,架好橋。

 ?。ㄋ模┮巹t,即標準與管理。有了數據資源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內部可共享、外部(對公眾)能公開,要解決好數據格式和網絡傳輸協議的標準化,并盡早開發適用的應用目錄服務軟件,同時建立和建全相關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政務信息數據資源的按需、有序流轉。

 ?。ㄎ澹C制,即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有效運行的保障體系。換言之,日常運行和發展經費的合理籌措。實踐證明,任何一個信息系統建成后,沒有一個好的運行機制,特別是必備資金的保障,是難以為繼的,更談不上發展。資金是一個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問題,要取之有道,即有道理、有渠道。但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用于發布或索取公共政務信息時發生的費用;一種是政務系統內成員間信息共享所發生的費用。前者應逐步走信息內容產業化,即有償服務的路子,向受益者或單位收??;后者以財政列支為主(指財政直接負擔的政務機關),輔以收取成本費用(指非財政負擔的企、事業單位)。

 ?。├?,即政務信息資源的有效使用。利用是采集、存儲、加工、開發信息資源的目的和歸宿。利用可刺激引導開發,深度開發可促進利用,二者相輔相承。開發應先行,先有量的積累,再求質的飛躍,開發要有的放矢,瞄準應用的需求發展方向,不要急功近利,特別要注意在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政務信息上下功夫。開發不要忘了宣傳自己的成果,因為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適時地向外界發布資源信息和宣傳成功的利用案例,以引起社會的關注,拉動需求、發展自己。利用是對信息資源的再釋放,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加快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社會信息化的需要,是電子政務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早抓早受益,中辦有關文件的下發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機不可失,要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先導,求真務實抓好應用,選好突破口,用好行政和技術這兩個輪子,逐級、逐項做好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作者系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局級巡視員)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