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挑戰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的一次“大考”,也全面檢驗了我國數字科技發展的成果。實踐表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智慧城市等數字科技成果,在疫情監測分析、防控救治、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等多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數字科技手段構筑起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疫情防控和為民服務體系,顯著提高了應對疫情的敏捷性、精準度和智慧化。在疫情應對中,數字娛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零工經濟、無人經濟、無接觸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AR/VR等應用需求快速增長,全民數字化觀念、技能和實踐活動更加普及。數字基礎設施加速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的核心內容,5G、大數據中心、云平臺、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等數字世界的基礎設施已成為保障戰“疫”成功的強大后盾。

  大數據分析提供了疫情防控的“火眼金睛”。許多城市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政務大數據共享、互聯網大數據互動,實現了對重點人員、重點區域的精準研判。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上線了數字化防疫系統——戰疫金盾,以“大數據+網格化”模式,分析識別和挖掘目標人群遷徙軌跡,找到與疑似人群有密切接觸的人群,可視化展示返程人員來源地區分布、新增健康異常人數、每日返程人數、離域人員統計、乘坐交通工具情況、去往省市分析等數據,能夠有效協助政府開展高危人群分析及疑似人群排查工作。該系統還能夠動態掌握園區企業運行情況,持續收集企業復工情況和物資需求、用工需求,為企業提供綜合性幫扶平臺,幫助政府更好地科學決策、精準施策。

  移動互聯網構筑了政民互動的“連心橋”。許多城市在非常時期運用各類城市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動終端交互方式,準確高效地把各類權威信息、診療辦法傳遞給廣大群眾,實時在線處理各種政務事項,及時發現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尤其是本次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市,利用智慧武漢“民呼我應”信息化服務平臺提供了“肺炎自查上報”功能,支持群眾在家自主對照比對癥狀,社區安排就診,實現分級分流就診;開通了網絡心理咨詢,提供機器人和人工心理服務;搭建了“關愛群”,了解被隔離居民、居家困難的孤寡老人的情況,及時解決實際困難。1月23日至2月1日,“民呼我應”平臺處理“肺炎自查上報”22968例,心理機器人上線98小時為61023位武漢民眾提供了心理疏導,“關愛群”及時為生病的空巢老人送去了救命藥。

  智慧城市打造城市指揮的“操作系統”。疫情防控是一項復雜巨大的系統工程,大量的數據、信息、命令需要強有力的匯集、分析、融合、協同手段才能支撐高效指揮防控。杭州下城區、深圳龍崗區等地的智慧城市系統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類似計算機“操作系統”的調度指揮中樞作用,實現了有效的數據集中匯集、態勢實時分析、物資統一調配、事件綜合指揮。京東數科提出“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助力雄安新區等地構建數據底座,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基于聯邦學習的數字網關技術打通城市中各政府部門、企業、機構的底層數據,深化數據匯聚共享,打通數據共享的“奇經八脈”,強化系統集成公用,促進各個政府部門實現聯動指揮,協調城市治理的“五臟六腑”,通過時空大數據分析,構建支撐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各種城市治理相關的人工智能應用,實現“牽一發動全身”,能夠全面提高城市治理的敏捷性、精準性和智慧度。

  數字經濟開辟了生產生活“新空間”。疫情開始以來,基于數字科技的各種數字經濟形態逆勢增長,開辟了舉國“居家隔離”情況下的生產生活的新空間,提升了城市應對疫情的韌性,成為增強城市“免疫力”的新亮點。一是網上購物逆勢爆發。受疫情防控影響,宅家居民在減少線下消費的同時更多轉向網上購物。京東大數據顯示,這個“全民隔離”的春節,民生類商品和“宅消費”的需求大幅超過了去年春節。其中,米、面成交額分別增長了5.4倍、4.7倍,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豬肉同比去年春節增長超10倍;蔬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近450%,寵物生活成交額最高時上漲了230%,游戲設備需求峰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4%,健身訓練則達243%。二是數字內容產業迅猛增長。疫情期間,長視頻、短視頻、游戲、直播、在線閱讀等在線娛樂方式,幾乎替代所有的線下戶外娛樂方式,95%的網民增加了線上娛樂和服務的使用,今年1月我國手游規模達47.7億元,同比增長49.5%。三是在線教育醫療快速發展。受疫情影響,大量醫療服務、教育培訓機構等轉向在線服務。疫情期間,教育類小程序累計用戶達到1.3億人,環比增長82%;平安好醫生平臺累計訪問人次達11.1億次。四是在線辦公迅速興起。疫情期間,各地紛紛開啟遠程辦公模式助力疫情防控,短期內遠程辦公需求環比上漲663%,今年1-2月,遠程辦公企業規模超過1800萬家,遠程辦公人員超過3億人。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疫情應對中也暴露出當前數字科技應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短板,主要包括幾點:一是數據融合不足。很多數據需要靠企業和主管部門臨時上報,缺乏統一的數據平臺支撐,疫情不清、信息僵化、聯結用戶少、應用較孤立等問題突出。二是業務協同不夠。受制于不同區域智慧城市系統的分割和隔離,某些重點監控的人員一旦跨區域流動就無法及時掌握和預警,給全國范圍的疫情防控帶來不利影響。三是應用水平不均。先進城市已經廣泛通過各種數字科技開展數字化、無人化防疫工作,而落后城市還在使用手工臺賬記錄信息、派遣工作人員上門巡防,既影響工作效率,也具有嚴重傳染隱患。四是數字鴻溝明顯。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大量老少邊窮地區和經濟困難家庭為孩子找信號、找設備成為不能承受之重,我國區域和群體間的數字鴻溝仍然突出。

  “數字決定命運,科技引領未來”。要充分利用數字科技對城市進行優化、重塑和再造,提高城市“免疫力”,實現多用信息,少用能源,多利群眾,少受災難,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此,要進一步加大“新基建”建設力度,提升5G、云計算、物聯網、智能終端等基礎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全民覆蓋力度,提高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北斗導航等應用型數字基礎設施的普惠服務能力,推動無人化、協同化、公用化、智能化數字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和共建共用。要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全要素數字化轉型進程,強化普惠高效優質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大力加強針對數字化弱勢群體的信息設備供給、信息技能培訓、信息消費補貼,不斷縮小群體和區域間的數字鴻溝,促進數字科技福祉惠及全民。

 ?。ㄗ髡邽閲倚畔⒅行男畔⒒彤a業發展部主任)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image.png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