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信息構建的國內外現狀

  信息構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是19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90年代末期得到廣泛推崇和快速發展的一種信息組織和管理的理論。其基本含義是:組織信息和設計信息環境、信息空間或信息體系結構,以滿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實現他們與信息交互的目標的一門藝術和科學。它包括調查、分析、設計和執行過程,涉及到組織、標識、導航和搜索系統的設計,目的是幫助人們成功地發現和管理信息。

  信息構建自90年代末期以來受到了各方矚目,發展勢頭迅猛,甚至其理論的創始者Richard Surl Wurman先生對它似乎在一夜之間風靡世界的情形也始料不及。美國信息科學技術協會(ASIST)自2000年以來連續7年召開專門的IA峰會(Summit),對IA的研究從最初的含義理解和探討逐步深入到對IA實踐的理論指導,學會還成立的專門的IA興趣小組,會刊也出版了IA專集,對一個專門問題這樣的重視程度在學會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以從事信息構建工作為職業的人自稱信息建筑師

 ?。╥nformation architect),很多的人特別是從事網站設計、網站編輯、網絡開發、軟件開發、信息系統設計、項目管理、網站運行管理和維護的人們都以擁有此頭銜為榮耀?!都~約時報》2001年刊登的一條消息說,沃爾曼先生估計在美國今天有2萬到10萬人在他們的名片寫著“信息建筑師”。此外,不僅在名片上,人們還在信箋上、網絡上以及他們的網頁上紛紛使用信息建筑師這個標簽。美國業界預言:信息建筑師的職業將像醫生一樣普遍。臺灣的一份資料表明,一些公司已經開始設立CIA(信息構建主管)這個職位。

  2、 信息構建理論對政府信息提供者的要求

  信息構建的興起和普及并不是偶然現象,它與我們這個社會日益惡化的信息環境問題是密切相關的。由于信息處理和傳播能力的不斷加強,信息媒體的日益豐富多彩,信息的泛濫和污染現象無處不在,而社會在提供有用信息的能力上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加強。由于人們更多地依賴信息工作和生活,而大量的信息已經超出了人們吸收的能力,人們獲得有用信息困難增大,社會普遍存在著信息焦慮。美國業界之所以把信息建筑師與醫生相提并論,我想原因在于,醫生可以醫治病人身體上的疾病,而信息建筑師可以減輕人們心理上的信息焦慮。

  從這個意義上說,信息構建理論的興起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它對社會的影響面是廣泛的。它會影響到與信息的收集、加工、傳播和利用有關的任何學科如計算機科學、界面設計、人機交互、新聞傳播、圖書情報、信息系統、教育學等等。

  信息構建理論對政府網站信息提供者而言,其要求在于:

  1) 保證信息的可理解性

  當前應該進一步研究信息的組織方式、展示方式、構成方式,使信息傳遞達到這樣一種要求:對普通的信息用戶而言,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條件下,信息不僅是能夠得到的,而且是可以和容易理解的。

  2) 將信息傳播過程看作是一個未完成的過程

  我們必須把傳播信息的過程看作是一個未完成的過程,即如果沒有用戶感知其中的信息、領悟其中的內容、理解和利用其中的信息,信息的傳播過程就沒有完成。用戶是信息傳播過程的主動參與者,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他們要根據捕捉的信息結合自己頭腦中知識結構,從信息符號、信息內容和信息結構中生成意義。信息創建者和信息傳遞者不能代替信息接收者的意義生成過程,他們只可以力圖去分析和理解這個過程,并為此過程做好準備,促使這個過程的發生。

  將信息傳播過程看成是一個未完成或期待完成的過程還意味著:容納信息和傳播信息的信息結構的優劣不僅僅以信息組織的邏輯性和科學性作為評價標準,而要以信息的可用性、易用性、清晰性、可理解性為重要的標準?,F代的信息系統是一個期待用戶參與才能實現完美的系統輸出的整體,因此從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維護、信息傳輸、到信息使用這樣的信息生命周期的全過程中都要重視用戶的要求、用戶的體驗和用戶的感受。

  3) 增強創建有用信息的能力

  國內外一些學者已經注意到一個事實:即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傳輸原始信號的能力,它使得我們的社會信息傳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很多人混淆了傳輸信息的能力與建立有益信息的能力之間的界限,以為只要能夠擁有大量的信息便可以使人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目前應該開發的領域是:如何增長見識和增強能力,采取某種方式,促進對所傳遞信息的可感知性和可理解性,將數據轉變為可用的信息,將信息轉變為知識。而構建信息的結構和信息環境,促進信息理解的方式即屬于一種創建有用信息的方式,信息構建結果可以促進用戶對信息的感知,促進信息的深度檢索和廣度檢索能力,促進對不同媒體和工具的認識和把握。[page]

  4)信息組織不能只滿足于信息的序化

  沃爾曼先生認為:“當前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有序是解決問題的良方。也就是說,如果能按照一種更為有序的方式發送信息,就可以使它更容易理解。事實上,順序并不是理解的保障,而且有時恰恰相反?!蔽譅柭壬窃跒橹委煛靶畔⒔箲]”提供方法時說這段話的,它給予筆者的聯想和感觸是:如果有序化并不能完全解決有益信息利用的困難,那么它對我們一直倡導的“信息的有序化是組織信息的目標”這個觀念提出了挑戰。

  事實上,對于信息量巨大的信息集合,采用精確的信息序化方式的確不能解決信息理解困難的難題,以搜索引擎的輸出結果為例,如果大量的結果是按照精確的字母順序組織的,用戶要判斷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就很困難,實際上它增加了信息提取和利用的困難,而如果大量的結果能夠按照面向任務的模糊組織方式組織,效果會比精確組織方案要好。由此,我們提出:信息組織追求的目標不是信息的精確有序,而是便于用戶作出信息價值和相關性判斷、便于用戶提取和利用。在某些條件下這兩者能夠統一起來,表現為序化后的信息易于理解和判斷,而在另一些條件下,這兩者有沖突,表現為序化后的信息仍然難于理解和判斷。

  信息的組織方式、信息結構的設計方式將深深影響人們學習的過程和他們在廣泛意義上獲知知識的能力,這是對信息組織設計領域、對信息建筑師、對專業人士的真正的挑戰。

  5) 重視信息的展示方式

  • 從信息接受的感性方面看

 

  現代科學技術為人類提供了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當人們的信息內容傳遞和接收的技術問題逐步被解決以后,信息傳遞和接收過程中人的精神的、感性的方面因素成為了主要的矛盾。盡管比起內容傳遞而言,這種感性的東西比較難以把握,但是利用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社會學的一些方法仍然能夠掌握其中的規律。信息接受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除了知識匹配等理性的因素起作用外,感性的東西如情緒、感受等在信息接受過程中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呈現信息或傳送信息的方式會影響人們接收和解釋信息的方式,也會影響信息內容的傳遞效果。既然如此,信息傳播就不能單純注意如何將信息內容傳送出去,而要重視信息的呈現方式。

  情報學過去所研究的信息傳遞側重于對內容的傳遞,今后的信息傳遞應該將信息的呈現形式也要考慮進來?!?/p>

  • 從人的注意力資源利用看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腦是一個串行信息處理系統而不是并行信息處理系統,在一定時間內,人只能執行一個信息處理過程,而不能同時執行多個信息處理過程,所以人在接收信息時最基本的特征是選擇性和指向性。

  美國學者理查德。萊漢姆(Richard A.Lanham)在《注意力經濟學》一文中說“經濟學研究的稀缺資源分配現在是指信息。但是,我們現在已經被信息所淹沒,我們與信息的關系就像我們就著消防龍頭喝水。在這篇文章中,萊漢姆還從藝術的角度對注意力經濟作了分析,他說任何當代藝術,其核心都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我們現在生活在信息富集時代,信息的總量已經超出了個人能吸納的限度,通常我們所采取的解決辦法是忽略我們身邊的多數信息,只取用其中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條件下,對于信息的捕捉而言,注意力資源成為了寶貴的稀缺資源。正如一位學者所言,對信息經濟而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方面信息很容易復制,信息通道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個人的注意力通道卻依然像過去一樣狹窄。網絡環境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便利,往往更容易讓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停地轉換注意力。要想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需要吸引用戶的注意力,提高用戶對信息的感知度,幫助用戶判斷和分析。

  信息構建的研究已經注意到了信息的表達、展示、信息界面設計等方面的藝術性、人性化問題,我們可以將這種理念引入到政府信息傳播問題上,應該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注意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改變過去的比較注重科學性和學術性,而不注重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段的信息傳播方式,引進藝術的、人性化的手段,促進信息的感知度和可理解性。

  3、 信息構建思想在政府網站建設中的應用

  信息構建思想在網站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具體而言,可以在它的指導下,建立網站的組織系統、標識系統、導航系統和搜索系統,以及設計控制詞匯表等,這樣便于形成一個優化的信息空間,讓網站中的信息有用和可用;可以在它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形成網站建設的策略和設計過程,這樣便于建造一個的具體網站。

  在此我們討論其中的兩個問題:

  3.1 如何讓信息更清晰、更易于理解?

  德國哲學家狄爾泰對“理解”的定義是“我們把這種我們由外在感官所給予的符號而去認識內在的思想的過程稱之為理解”。在一般的意義上,理解就是對被理解的內容的知曉和領悟。被理解的內容是通過信息的載體傳遞給接受者的,在認知活動中,理解的實質就是對信息的外在表現形式和信息內容的認識、領悟和了解。

  理解是信息構建的核心概念之一,正因為如此,信息構建的創始人沃爾曼先生才強調說,他的一生從26歲開始所從事的唯一的職業就是“讓信息可理解”;萬維網的信息構建理論的實質也是如何建立一個便于理解和利用的網站。[page]

  如何讓信息更清晰、更易于理解呢?我想最基本的是要通過各種技術和技巧達到以下目標:

  1) 要簡潔不要復雜

  愛因斯坦說:“事情應該越簡單越好,而不只是比較簡單”,他利用簡單性原則構造了相對論的質能量公式E=MC2,公式構造如此簡單,但對自然規律的揭示卻那么深刻。自然界是遵循邏輯簡單性原則的,簡單性原則也是我們邏輯思維、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可以遵循的一個法則。

  同理,信息的序化和表達追求的一個目標應該是簡潔實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時時處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需要信息建筑師們為他們作梳理和過濾,相對于復雜、紊亂的信息,人們更歡迎簡潔實用的內容。

  在網站方面,我們看到許多的網站一打開就感到信息鋪天蓋地,建設者們把東西全部擺放在主頁上,生怕訪問者看不到他們的好內容。但實際情況往往是事與愿違,人們面對復雜的信息構成感到無從下手,不能簡單明確地到達目標信息。

  實際上網站信息的深度和寬度之間永遠存在著一種矛盾,如果我們組織的信息內容太深,用戶不喜歡那么深入去挖掘它們;如果我們的信息內容太寬,很多都擺在表面,用戶對信息的選擇有困難。網站可用性測試結果顯示,在信息組織方面,深度為三次點擊、寬度在七個選項左右是比較合適的組織方案。而在實踐中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大大違反這個原則的網站,其簡單和清晰的性會大打折扣。

  2) 要結構清晰不要混亂

  政府網站清晰的信息結構有助于對信息位置、信息內容和信息整體構成的把握。信息結構對于促進信息的理解非常重要,比如一篇結構清晰的文章有助于讓讀者把握創作者的思路,從而理解文章的內容;結構清晰的網站具有良好的可學習性,訪問者能更快地明確信息所放置的位置。

  3) 信息分組符合使用者的邏輯而不是創造者的邏輯;

  構建信息的人們不能忘記這一點:信息雖然由創造者提供,但卻是為使用者提供的。也許在創造者看來十分簡單的知識,對使用者卻是十分困惑的東西。比如在網站建設的早期,一些組織機構的網站常常用組織機構內部結構圖作為組織信息的依據,這對于內部工作人員而言是明確的,而對于外部人員而言卻是一個麻煩,由于不了解該組織機構的部門構成和職責分工,所以很難知道自己的信息在哪里找、要處理的事情由哪個部門辦理。

  目前政府網站的服務也面臨這樣的問題,通過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公民與政府打交道應該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務”,而不是到網上去尋找政府的各個辦事部門的網站去分頭辦理。比如新加坡政府網站的ecitizen center服務提供了一種“從搖籃到墳墓”的信息組織模式,將人從出生、入學、就業、結婚、生育,一直到死亡所要同政府打交道的行政手續提供一天24小時,每周7天的在線辦理,同樣,對于企業也提供從設立之初的法人登記到遞交歇業通知為止的所有行政手續辦理的在線化。以下是該網站的企業服務頁面,按“計劃你的企業、開始你的企業、管理你的企業和發展你的企業”這樣的形式來組織信息,完全是使用者本位的信息提供方式。(圖略)

  4)重視用戶的體驗和感受

  與用戶交互的信息載體應該能夠提供給用戶良好的體驗和感受,這樣能保持用戶的忠誠度和信任感。特別是在網站環境下,由于存在著激烈的相同或類似的信息競爭、加之決定用戶的滯留或者離開是非常簡單的鼠標點擊之間,良好的用戶體驗更是吸引用戶逗留和再度訪問的法寶之一。

  用戶的體驗是由網站的外表美觀、技術完整、內容價值高、信息組織合理以及便于用戶使用等諸多因素共同構成的。

  3.2 如何讓信息以更具表現力的方式傳遞?

  由于我們這個社會的信息超載和人們日益加快的生活和工作節奏,注意力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對信息表現力要求的改變一直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我們可以以傳統圖書的面目改觀為例來說明這個現象。

  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即圖書表現風格的變化明顯,各種諸如漫畫書、繪本圖書等圖文并茂的書籍大為走俏,即使傳統的學術書籍:科技圖書和教科書這類過去常常以嚴肅的面目出現的圖書,也因為加入大量的圖形、表格、案例、插入小資料等新表達方式,變得形式多樣起來。而一些休閑性的小書,更是變得輕松活潑,一本榮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暢銷排行鎊冠軍、全球銷量超過300萬冊、譯成12種語言全球發行的暢銷書《你今天心情不好嗎?》竟只是一本對各種動物照片配有幽默、深邃含義的說明文字的小書。

  此外,筆者在書店和圖書館中,發現大量的技術類書籍,過去是完全以嚴肅的面孔出現的,而現在,很多為大眾設計的這類書籍是以“圖解系列”、“傻瓜系列”的形式出現的。圖解的手段過去主要使用的范圍是產品說明手冊、電子(線路)、軟件設計(流程圖)、建筑學(結構圖)、幾何學、普通數學教學、數理邏輯和非正式的問題解決等情況下使用,而現在它被推廣至在更多的時候使用。

  當前,有一種說法是科普圖書進入了“讀圖時代”,學者們認為,在我國,這種“時代”的出現是以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的大量配有圖片的《科學的歷程》為代表,以后有上??破粘霭嫔绲摹磮D說高新技術應用〉、江蘇科技出版社的《世界科技發展史畫廊》、紅旗出版社的〈圖解當代科技〉等讀物,它們均圖文并茂,頗受現代人們的青睞。

  現在的圖書內容在包含有大量深邃的技術難題的文本解釋的同時,用風趣、幽默、圖形、隱喻等多種手段來吸引讀者,減少讀者的認知困難。由于圖書的發行追求大發行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讀者的要求,因此,這些變化反映了人們新時期對信息獲取的需求,也反映了人們對信息設計和信息構建的需求和信息建筑師的需要,其實質是反映了今天信息的傳輸過程中,人們對信息內容的設計和信息內容的表達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