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構建以信息的清晰化和信息的可理解、易獲取為主要目標,可以應用于解決復雜的信息集合的信息組織和管理問題,特別適合于解決網絡環境下的復雜信息集合的信息構建問題。

  信息構建理論創始人沃爾曼先生在一次接受訪談時說,對于信息構建的流行,他有兩件事感到吃驚,一個是為什么1976年他提出之時,IA沒有在社會上流傳起來,另一個是IA在今天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廣泛地流傳開來。其實,從IA流傳的社會背景分析,我們很容易回答這個問題,筆者認為,IA的“前冷后熱”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點:

 ?。?)信息環境的惡化

  現有的關于信息環境和信息生態的研究結果表明,由于信息數量泛濫成災、傳輸速度加快、信息流通失衡、信息污染嚴重、信息獲取障礙加劇、信息差距擴大、信息資源分布不勻、全球信息沖突激烈等現象的大量存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人們身陷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卻不能及時、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各種傳媒24小時不間斷地傳播信息,但很多信息不能為人們所理解和獲取,我們所在的信息環境實際上是惡化了。

 ?。?)信息焦慮現象普遍存在

  沃爾曼先生認為:“信息焦慮是數據和知識之間的一個黑洞,在信息不能告知人們需要了解的東西時,它就會產生?!背藗鹘y的廣播、電視、報紙、圖書館,我們又有了傳真、電子語音信箱、電子郵件、因特網。信息技術極大地方便了信息的提取,卻同時帶來了信息的過量和信息的混亂。如果說幾十年前我們談論的“信息爆炸”更多是指社會利用知識方面的困難及混亂狀態,那么今天再談論的“信息爆炸”已經深入影響到個人獲取知識方面了。今天人們用信息超載、數據煙霧和信息疲勞綜合癥等名詞來談論面對大量的信息時所感到的壓力、焦慮、混亂和無措。今天的信息問題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障礙。

 ?。?)信息獲取場景的變化

  全球化、技術和信息化的發展,使數據全天候不間斷地在各種渠道流動,信息被發送到更多的普通人的手中,因此為社會整理和組織信息的個人和團體開始增多了,人們對信息的品位和要求提高了,人們獲得信息的信息場景變化了。人們在面對著他們從沒有到過的現實的和虛擬的環境中,面對的是陌生的信息環境,獲取信息的難度就加大了。

 ?。?)信息的展示方式與信息內容同樣重要

  沃爾曼先生在《信息饑渴》一書中提出的觀點就很能回答這個問題[iii]:“查詢、篩選、分類、組織和標注信息比創建信息本身更重要,畢竟,如果書籍只是雜亂地散落在地板上,即使是國會圖書館也不會有多大價值。信息展示和組織方式已經和內容變得同等重要?!惫P者認為,從現實社會的信息需求和利用情況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也許在過去,信息的組織結構的建立只是少數人的事,信息組織后的結果滿足的也是少數人在特定環境中(如圖書館中)的需要,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就是研究滿足這些特定用戶在圖書館和信息中心的查詢需要的學問。而今天,更多的人們要針對更多的對象提供信息,如何給予人們清晰的結構顯示信息的內容和特征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人們心態的變化

  除了以上信息環境變化方面的原因外,在今天的信息化社會里,人的心態的變化也是信息構建理論實踐流行的基礎。今天由于活動范圍廣、機會多,人們空前繁忙,時間寶貴;由于關注的事情越來越多,沒有特色的事物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注意力資源成為了一種寶貴資源;由于過多的信息輸入讓人們來不及消化,獲取信息的時間占用了太多而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占得太少;嘈雜的生活使人們的耐心越來越缺乏。因此,簡單明確的東西相對于復雜和晦澀的東西更受人們的歡迎。

 ?。?)對復雜信息加以組織的情況普遍存在

  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人們無限的信息傳輸和信息獲得能力,但這種能力不能代表信息利用能力的加強,要有效地利用信息還需要一個環節,即對有意義的信息的提供問題。正因為信息量大、成分復雜,各種信息系統的開發和設計都需要在雜亂的信息中篩選、取舍和安置信息,因此人們面對復雜信息而手足無措的情況常常發生,比起過去的信息匱乏時代、信息富集時代的信息處理問題更需要科學的方法來解決,而信息構建的思想是解決這一社會矛盾的直接措施之一。

 ?。?)對化復雜問題為簡單答案的渴求

  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發行的“傻瓜”系列叢書是出版界最受歡迎的叢書之一,他們發行的《Windows 傻瓜書》《園藝傻瓜書》《古董傻瓜書》等系列叢書包括了350多種主題,印刷了5000萬冊[iv]。而在這套書策劃出版的開始,包括IDG自己的主管人員在內的一些人都反對“傻瓜書”的提議,一些連鎖書店也拒絕使用“傻瓜書”作為宣傳標題。但是,由于最終出版人瞄準了這套書對消除人們的技術畏懼心理、尋求復雜事物的簡單答案的心理,堅持出版,才最終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這套叢書以其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信息語言和信息結構,化復雜為簡單,化畏懼為親和,成為成功的信息傳遞案例,表明了人們對當前信息需求的一個方面的特征。

 ?。?)對對話與交互的期待

  有學者認為:人類的信息交流從史前期的單一渠道發展為今天的多樣化信息通道,信息交流經歷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的交流方式。雖然總的看來,沒有一種交流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種媒介,但從眾多的媒介渠道看,雙向的交流渠道和面對面的交流渠道是效果最好的交流形式,眾多調查顯示人們歡迎交互式電視和電影的存在,因特網的快速發展實際上也由于它能夠提供交互的、對話的信息環境,人們在對話和交互中發生著不斷的刺激與響應活動,信息得到充分的理解并且升華,這使人們在交流中形成聯系,達到合作、協調和默契。

 ?。?)經濟學規則的變化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萬維網(WEB)是一種注意力經濟,它最大的消費是用戶的時間。傳統媒體中,用戶作出重新選擇的代價往往較高,比如用戶正在閱讀一本雜志,如果他不是很滿意,要購買另一份雜志,那么從時間和金錢兩方面看,成本都太高;而WEB環境中,用戶幾乎不需要再付出額外的代價,就可以放棄目前的站點而進入另一個不同的站點。這樣的條件下,只提供給用戶高質量的內容顯然不夠了,我們還需要在吸引用戶注意力、降低信息理解的難度、節省用戶的時間方面下工夫。

  筆者認為,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今天的人們需要的是自己親自學習和掌握能快速發現、理解信息的竅門,需要有人幫助其填補數據與知識之間的鴻溝,提供從數據到達知識的橋梁。因此,傳統的信息發送方式必須要進行重新考慮。信息必須以更具有表達特點的方式、以更利于理解和認知的方式提交給用戶,來滿足這個時代人們接收信息的要求。這就是信息構建理論與方法在90年代末期能夠得到社會廣泛注意的原因。

責任編輯:admin